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第794节(1 / 2)





  “所谓以理服人,以名许人,以器动人,”

  “无论你是讲道理也好,以名位、权势打动人也罢,还是以金银钱财诱人,只需要诸位能在三日之内,取得三面锦绣旗,以证王者之风、人主之象。”

  “锦绣旗?!”

  千佛顶上,众人皆惊。

  江舟也不由心下微动。

  想起在肃靖司众多典藏杂记中看到的一句话来:凤王鸣高岗,梧桐朝阳,玉龙飞起,竞出金玉锦绣,罗列飞扬。

  这句话,出自稷下学宫。

  其中代表着四样令天下人都竞相追捧、甚至是终其一生去追求的东西。

  这四样东西,便是凤凰刻,梧桐台,玉龙册,与锦绣旗。

  最广为天下所知的,便记载着天下年轻一辈俊杰的玉龙册。

  每一个名录其中的人,那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杰俊才。

  梧桐台与凤凰刻,其实是玉龙册的升级版。

  二者皆在稷下学宫之中。

  梧桐台,是筑于学宫中,诸子众贤曾传道授业的一处高台。

  凤凰刻,便是梧桐台后的一处山崖石壁。

  只有圣境,或是大儒方有资格名录梧桐台。

  凤凰刻更是只记至圣至贤,能名刻于此的,至今为止,只有上古诸子先圣,或是开一脉先河、万古绝的道统法脉的法祖教祖之流。

  能登此二者,非功与名俱高,为天下人赞颂敬服不可。

  最后便是那锦绣旗。

  前三者,都是稷下学宫中的大儒贤者,广集天下,铁笔书记功与名,以为后人所鉴。

  只有这锦绣旗,却是自圣祖帝稷所出。

  当年圣祖帝稷破山伐庙,却也并非只知杀伐破灭。

  还曾以锦绣织旗,大稷铁军每到一处,便插下一面锦绣旗。

  受了锦绣旗,就是臣服大稷,便可留一脉香火。

  有那不受的,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

  这锦绣旗,以锦绣所织,旗上以金玉绣名。

  旗高不同,从一尺锦绣,到九尺锦绣,旗越高,便代表所属宗门势力阶层越高。

  圣祖帝稷,便是以这锦绣旗,将天下各门各派,各方势力,都分出了个三六九等。

  人皆好名,尤其是这门宗门势力,无论是为私欲,还是为宗门法统传承,这个“名”都不得不争。

  帝稷便是如此双管齐下,连消带打,将天下宗门,各方势力,都各个击破,令天下仙凡,尽皆臣服。

  自此,锦绣旗便成了天下各门各派各家的一个“官方认证”。

  连仙门六圣地也不例外,一样都受了一面锦绣旗。

  不过这六圣地的锦绣旗,却都是最高的九尺,而且,听说旗上所绣,与他处全然不同。

  具体如何,却不是江舟可以得知了。

  自帝稷以后,朝廷也时有赏赐下来。

  渐渐地,更是成为了一种荣耀。

  没有这东西的,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出身。

  所谓“威风十里长街静,锦绣旗开万姓观”!

  说的便是有哪家哪户,得赐锦绣旗后,被万家万姓围观称颂景仰的盛景。

  不过能得锦绣旗的,无一不是称雄一方的大门大派大势力。

  就说这千佛顶上聚集的这些人,除了三山五宗外,家里能插着锦绣旗的,恐怕根本没有几个。

  江舟心中也不得不叹服帝稷的手段。

  不过小小一面旗子,就给大稷谋得了万世太平。

  也正是因此,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把这旗送人。

  这王节信说出要得三面锦绣旗,意思就是要令三处拥有锦绣旗的势力臣服。

  如此条件,对谁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三日之内,更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如当年的帝稷一样,真的有王霸之气,见者无不伏首称臣。

  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