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第572节(1 / 2)





  哪怕目光再从襄王身滑过,也会自动忽略。

  若非江舟神魂较之常人强大得多,硬生生地强迫自己将目光死死钉在老者身上。

  他怀疑自己就会像得了老年痴呆一样,上一刻脑子里还有这人,下一刻就忘掉了。

  曲轻罗盯着老者看了一会儿,一向清淡的面庞竟显露出几分凝重,缓缓吐出几个字:“捕风使?”

  老者静静垂手而立,对于曲轻罗的言语,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回答。

  “哈哈哈。”

  襄王哈哈一笑:“曲仙子不愧是玄母教圣女,果真是好眼力,好见识。”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老者,说道:“老齐确曾在捕风司当过差,不过如今他只是本王府中一个管家罢了。”

  他只是淡然提了一句,似乎并不以为异,也没有接下去说的打算。

  江舟朝曲轻罗递了个安心的眼神,让她重新坐下。

  只是曲轻罗似乎对“捕风使”这三个字十分在意,坐下之后,虽恢复清淡之色,却仍是时不时地在襄王身后扫过,目中隐隐闪过警惕之色。

  襄王见状,也不以为意,朝老者递了个眼神:“老齐。”

  老齐微微欠身,施即嘴唇微动,也不知念了什么,旋即目光缓缓转动,扫视周身虚无之处。

  片刻后,又探出一手,虚虚一抓,抓在虚无的空处。

  两指轻捻,就像捻住了一缕无形的风。

  襄王见江舟和曲轻罗目不转睛地看着,微微一笑,念出一言道:“天地噫气,其名为风,风为万物之动,八方风聚,可以为疏,能捕风者,明见乾坤,天地不闇。”

  “此风者,天地之使也。”

  曲轻罗接口道:“这是传说中,捕风使随身所携的捕风令上的铭文。”

  襄王笑道:“这不仅是捕风令上的铭文,圣祖曾于捕风司前立下一碑,此碑上便有圣祖亲笔所书,正是此文。”

  正说话间,叫老齐的老者手上那缕“风”,已经有了变化。

  竟由无形化有形,一道有形之“风”,缓缓旋转,竟构出了一道隐隐约约的人影。

  正是李东阳!

  曲轻罗异道:“捕风捉影之术?”

  襄王点头笑道:“正是此术。”

  旋即转向江舟:“本王只是个信使,江士史,还是亲自听听东阳先生所言吧。”

  江舟此时只见那道李东阳的虚影竟开口出声:“江舟,你很好。”

  李东阳面带笑意,其中的赞赏欣慰之色难以遮掩。

  “老夫早料你非池中之物,本想好生培养,却不想你如今成就,已远超吾预料。”

  “说来惭愧,你有今日成就,老夫并未有一分一毫教导助力,却枉自担着一个师名。”

  江舟本想开口,却发现李东阳目光焦点有些奇怪。

  待细看之后才发现,李东阳的影像并不是“即时”的,像是“录制”好的一般。

  念头一分,李东阳已经变得正色说道:“老夫托襄王传讯,便是要告知于你,那施公绪你万不可杀了,也莫将其留于手中,寻个机会,把他交出去,禀公处理吧。”

  “金阙之上,也是我大意了,未曾及时得知此中玄机,几乎落入了那宋荣和朱九异的圈套。”

  李东阳面薄怒:“这个朱老贼,还当他在金阙上是怒极攻心,失了心智,谁曾想是心存算计,如此恶毒!”

  他又惭愧道:“说来你也是受老夫连累。”

  “你我相隔数以万里计,倒不好细说,此事襄王殿下自会与你详述。”

  “吾只有一言,望你谨记,莫要因此生怨愤之心,此番你得陛下隆恩,当思尽心尽力,为国事尽忠,为陛下尽忠,勿要为旁枝末节分了心。”

  “莫忘了,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话尽于此,李东阳的影像就此消失。

  江舟听着“录音”,心中已经转动开来。

  听李东阳的意思,那个叫朱九异的老货当时在金阙上是在配合帝芒演戏呢?

  这些老不死的……

  他当时还有些奇怪,一个当朝三品,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怎么会这么易怒冲动,和他一个“区区小吏”过不去?

  不过……

  又是让他把施公绪交出去的。

  从阴世回来之前,他曾与柳公权联系,询问根由。

  不过柳公权也是所知不尽不详,并未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只是告诉他,阴司城隍,不可轻动,否则会有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