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美娱]制片人_108(2 / 2)

  亨利也不知道是不喜欢威廉,还是喜欢他。反正只要沾了威廉名字的电影,亨利就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去看,然后把电影批评的体无完肤。一个人骂还不算,非要花钱请小弟们一起去看电影,然后一起痛骂。还不能上升到人身攻击,只能骂电影,不能骂人,否则亨利就要生气。

  “哥,咱们为什么不能看盗版?”如今网上的盗版还不流行,但录像带的盗版事业已经蓬勃发展,后来还加上了dvd盗版,十分猖獗,一美金一张,还是合集,能循环看,比电影票划算多了。

  亨利毫不犹豫的给了自己鸡冠头小弟一个嘴巴子:“呸,劳资家出资的电影,你小子竟然敢去看盗版?知不知道损失的到底是谁的钱?!”

  “……”

  亨利这人吧,虽然一直在作死,又看威廉和萨巴蒂诺百般不顺眼,但是骨子里还是颇有些江湖义气的。简单来说就是,他和他爸爸拜耳一样,对伯恩斯坦家族很忠诚。一直在维护着这个家族的利益,谁都不许侵犯。

  上辈子,拜耳不仅在早年间为老伯恩斯坦断了一只手,在最后和儿子亨利一起锒铛入狱后,也从未咬出过萨巴蒂诺和威廉的名字。只因为萨巴蒂诺是伯恩斯坦家族的希望之光。而威廉……

  “操,他个见血都害怕的小白脸,能做什么?我虽然是个混蛋,但也不至于通过冤枉人来让自己显得更混蛋。”

  这是上辈子,萨巴蒂诺去监狱里看亨利时,亨利对萨巴蒂诺说的。

  “你别着急感动,我之前不喜欢威廉,现在也不会对他改观,我最烦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显得全世界就他最圣父的倒霉样子了。还tmd是个无神论者!我要是上帝,我第一个弄死他!他和咱们就不是一路人,你也该从当年那个梦里醒醒了,从一开始,大伯就不该把威廉接回家。”

  到死,亨利都没有认同威廉作为伯恩斯坦家族的一份子,但也是到死(坐上电椅),亨利都没从自己的嘴里对警方提过威廉的名字。

  这些都是经过萨巴蒂诺上辈子的认证的,所以这辈子虽然亨利还是那么讨人厌,但萨巴蒂诺却也是忍了他,没有下狠手怎么收拾。

  ——亨利表示,萨巴蒂诺和我对“狠手”这个词的理解一定不一样!我可没少挨打,青一块紫一块的那种真打!可疼可疼啦。

  回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上映之后,闹腾的飞起的伯恩斯坦家族。

  亨利第一时间看了威廉的电影,这次他没骂,直接青着脸,在伯恩斯坦家族掀起了一场“革命”,直接找上老伯恩斯坦表示:“他为了钱,能这样篡改家族历史,大伯,您可不能再惯着他了。电影故事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位大爷不想和咱们当一路人,他从血统上嫌弃咱们。”

  “故事发行前,我看了初稿,是我拍板决定的。”老伯恩斯坦如是说。

  “……”亨利的表情都裂了,之后就是激起了他内心深处更加的愤怒,“您偏心也该有个尺寸吧?就因为他是玛格丽特?”

  “就因为他是玛丽的儿子。以后不要叫玛格丽特这个名字了,威尔不喜欢。”

  亨利一脸“你怎么能这么无情,这么冷酷,这么无理取闹”的样子,然后就控制不住脾气的掀桌而走。

  但亨利并没有放弃,他使用了大召唤术,召了他爸爸拜耳。

  当然,拜耳带儿子来见老伯恩斯坦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儿子为当日对老伯恩斯坦的不尊重道歉:“还有没有长辈尊卑了?又是吼又是掀桌的,是我没教育好孩子。”

  拜耳对老伯恩斯坦这个亲哥也算是“真爱”了,为他失去过一只手,虽然平日里有点挟恩图报,却也从未过分,一直在维持着老伯恩斯坦家族第一人的不可能动摇的地位,谁挑拨离间他第一个弄死谁。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拜耳看不惯除了老伯恩斯坦以外的其他人,好比萨巴蒂诺和威廉这两个外孙,也好比伊莉莎白。

  “初稿是利兹通过的吧?你就别为她背这个锅了。我一早就和你说过,女儿不能教的太野,嫁了人也不安生。看看她如今像个什么样子嘛。哥,孩子真的不能这么宠,早晚会出事的。就像是那个丧门星。”

  老伯恩斯坦仅有的两个孩子里,拜耳虽然也讨厌伊莉莎白,但最讨厌还是当年抛弃了家族的玛格丽特。这在他看来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连带着威廉也被讨厌的特别彻底。

  “他今天可以为了钱,为了奥斯卡而胡编乱造,明天指不定就是上天。我嫂子在天堂里,能看得过去?”拜耳这话,站在他这个角度也算是合情合理了,毕竟,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容忍自己的丈夫被自己的外孙给添个真爱,自己被形婚了。

  老伯恩斯坦在屏退众人之后,对拜耳道:“如果电影是真的呢?”

  第160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六十天:上帝逗我!

  老伯恩斯坦和拜耳这对兄弟的关系,就是一处活生生的豪门恩怨、狗血大剧。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谁对谁错,最起码对于老伯恩斯坦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这样没错。

  欧洲受基督教影响,那是连国王都在坚持一夫一妻制的。但是,与此同时,欧洲也在流行着一个名词叫“情妇”。准确的说应该是情人,不管有钱有权的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爱养那么一两个玩一玩。老伯恩斯坦和拜耳就是这种畸形社会现象下的受害者,老伯恩斯坦是妻子生的,拜耳是情妇生的。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们是天生的对立体,注定要互撕三百回合,来迎合造成他们这种悲剧的源头——渣爹。

  但欧洲曾经的法律和传统,一直以来还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意识——非婚生子没有继承权。

  准确的说,为了防止家族财产被越分越少,所有的财产只会被大儿子继承,其他子女只可能分到少量的遗产,未来如何就要靠自己拼搏了。

  所以,作为一个性格有些懦弱的情妇,拜耳的母亲在对他从小的教育里,就从未给他生成过要和他大哥抢夺家产的意识土壤。

  老伯恩斯坦在他母亲的教育下,也一直没把拜耳当做过竞争对手。再加之,拜耳和他的情妇母亲一直生活在意大利,兄弟俩很少见面,这让老伯恩斯坦对拜耳的感官其实还算不错。最起码比那些胃口大到想要弄死老伯恩斯坦的母亲,让自己母亲上位,使得自己获得和老伯恩斯坦一样继承权的野种好,老伯恩斯坦根本就没把那些人当做过是自己的兄弟,哪怕只是口头上。

  拜耳是这一殊荣的唯一获得者。

  可惜,好景不长。

  意大利作为法西斯主义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变得极端古怪的欧洲国家。拜耳因此早早的就和德国这边的父兄失去了联络,后来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不为人道也的心酸代价,才逃到了美国。性格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胆小懦弱,变成了冲动易怒。

  前面说过了,拜耳和老伯恩斯坦失散后,又在美国奇迹般的重遇了。

  而拜耳和老伯恩斯坦失去联络前,互相写过的最后一封信,便是老伯恩斯坦即将和一个教养很好的犹太女孩结婚的消息。

  拜耳没被邀请出席婚礼,所有的非婚生子都不被允许出现,老伯恩斯坦特意写信来的目的就是和拜耳解释:我是拿你当兄弟的,也很想邀请你来参加我的婚礼,可是一旦我开了你这个口子,其他人就也会理直气壮的来要求参加,但我并不想让那些野心家参加,所以希望能征得你的意见。

  作为知情识趣的好弟弟拜耳,他自然是回信表示了请不要让他参加的决心,因为哪怕他想去,他当情妇的母亲都会阻止他的,甚至会责骂他。

  “我当年因为贫穷,被迫跟了你的父亲,然后生下了你。仁慈高贵的夫人知道后,不仅没有责怪我,还亲自上门询问我的生活。我已经够对不起她的了,你明白吗?她那么好,我无以为报,只能尽量不要添堵。当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出现,懂?”

  拜耳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

  拜耳其实也曾委屈过,但后来经过二战那样的混乱,在美国混的走投无路,被逼的就要去死的时候,被哥哥像上帝一般从贫民窟找到了他。那一刻,拜耳觉得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母亲。

  他母亲真不知道,夫人对她抱着利用的心态吗?

  怎么可能?!

  但来自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她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夫人伸了手,她便一辈子都不会忘。

  拜耳也是一样的。在他濒死的时候,他哥哥找到了他,给他了如今的富贵身家,不要说是牺牲一只手了,哪怕需要他这条命,他也绝对不含糊。哪怕拜耳很清楚的知道,老伯恩斯坦有利用他的地方,也有很多事情从不会告诉他。

  “你就没从来都奇怪过,为什么信中你名叫莎拉的嫂子,到美国之后改名叫玛格丽特?”

  “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我当时其实根本不记得你给我的那封信里具体写了什么。”只记得他因为身份的问题,没办法出席自己大哥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