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7章:再生事端(1 / 2)





  李权离开如花的面馆,心情不错,一路哼着小调,临走时偷偷抹了把如花肥嫩的屁股,现今手上都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怎一个爽字了得?

  但李权的没有爽太久,回到县衙后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正欲小憩片刻,外面鸣冤鼓又响了!

  “我操!还有完没完!”

  抱怨归抱怨,但当李权穿着官服走到衙门口面对百姓的时候,那也是一派官家威严的模样。{}

  “何人鸣冤?又有何冤情?”

  衙门口聚着十几名百姓,询问之后才知的对方并不是鸣冤,而是他们发现县中曲阳桥头有一家人要跳河自杀!

  别看县中不过只是一条细流,之所以在溪流之上建一座曲阳桥,就是因为此处乃溪水最为湍急的地方,以前经常有孩童在溪边玩闹而被冲走,就是水性极好的大人亦不敢在曲阳桥下渡水。加之正直春冬交替之际,山上路上积压的冰雪正在融化,曲溪正值水流最急的时候,此时若有人落水,怕是要落得个九死一生的局面。

  李权当真无语了,你说来点儿家庭纠纷邻里不和的小情况就算了,偏偏竟遇上那些个人命攸关的大问题。县衙又没人,只好自己这位县太爷亲自上阵。

  ……

  ……

  曲阳桥下细流湍急,溪水已涨至警戒线,水流轰隆而下,像海岸汹涌的浪涛,一艘无人的竹筏正被溪水卷着在水面颠簸旋转着,以极快的速度撞在溪边岩石上碎成的一块块竹节。

  这情况没有引起溪边百姓的惊慌,他们在此居住多年,早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那竹筏肯定是疏忽的百姓没有捆牢,让自家竹筏被汹涌而来的溪水给卷走的。

  不用朝廷插手,百姓已自发组织在溪边筑起了沙袋,以应对有可能会爆发的山洪。

  多少年都这样过去了,平常时候不会有人汇聚于此。

  但今日,曲阳桥吸引了大量目光。

  因为横跨两岸的曲阳桥上,一对夫妇翻过了围栏反手挂在围栏上,闭目仰天,嘴里嘀嘀咕咕不断念叨着什么。

  此时,他们只要一松手便会掉入溪中。

  桥和水的垂直距离不过丈许,但看那水流之势,众人皆知一旦落水再无生还的可能。

  桥中央,一豆蔻女童跪在桥面嚎啕大哭,像是在呼唤,又像是求救。

  桥栏外侧,妇人回头不断跟女童说着什么,看着女童伤心欲绝的哭泣竟毫不变色,仿佛身后女童跟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李权姗姗来迟,腰带都因一路奔驰垮在了屁股上。

  李权盯着桥上三人,提起腰带朝身边众人的喊道:“这是什么情况?”

  身边同样焦急的百姓回答:“大人,那是县里卖豆腐的王俊一家。俺是他们邻居。我昨儿个还看着他们一家人好好的,杀鸡宰鱼有说有笑,吃得好着呢!当时俺还一阵羡慕,谁会想今儿个就想着要自杀?”

  李权大急:“管他怎么的!先把人救下来再说,你们还傻愣着干嘛?”

  说话之人为难:“不是咱们不想救,而是那一家两口跟中了邪似的,一心寻死,咱们一旦靠近,他们就作势欲跳。刚才他们还站在桥中央呢,现在被逼急了以后,已经站在桥外面了。大伙儿都怕了,不敢上前。可怜那两三岁的小娃娃该咋办呢?”

  “那快叫几人驾船在下面等着!”

  “大人!咱们曲溪县哪儿有扛得住这等水浪的大船?这个时节,没有一个船夫敢随便下水。”

  “怎么这么麻烦?”

  李权愁眉不展,也不再问了,径直往人群中挤。

  挤到桥头,不过七八米长的桥面上一眼就看到中间哭嚎着的女童,泪水打湿了她的还紧抓在手中的糖葫芦,水晶一般的红糖滴得满身都是,脏乱的头发随风飘荡。

  可怜的小女孩让李权心头火起,不顾百姓们的阻拦,快步往桥上走去。

  走得近了,依稀可听到小女孩的哭声中夹杂着弱弱地祈求声。

  “不要走……不要走……”

  如糯米一样黏黏的声音很好听,正是这样的声音让李权心都快碎了。

  李权上前,一把将小女孩抱在身边,理着对方脏兮兮的头发:“乖啦,别哭。”

  “你是谁?”桥栏外的男子回头低喝,见桥上只有李权一人显得不怎么慌乱。

  李权将胸前官袍上的图案亮出,低喝道:“可识得这一身官袍?”

  “县太爷?”男子警惕几分。

  “见了本官还不下跪?”

  古代百姓对朝廷官员有种天生的敬畏,李权想利用这一点转移两人的注意。

  李权色厉内荏的低喝让男子微微一愣,可眼中的畏惧之色一闪而过,突然冷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