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秦皇后回过神来,轻抚秦茉的长发,笑道:“不过是些小风浪,你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

  是夜,文熙帝处理完公务后,才乘着辇轿匆匆赶到钟粹宫中。

  无需人通报,他径直进入寝殿,止住董贵妃要起身行礼的动作,伏在床边轻声道:“今天能下地了?”

  董贵妃指尖在空中虚虚一点,半含酸道:“多亏你那小妃子,气得臣妾能下地走动。”她岂止是能走动,简直恨不得撕了她的嘴,竟敢在她女儿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祎早就听说今日之事,见董贵妃面色不虞,他略一沉吟,道:“她触了爱妃霉头,朕便将她赶去冷宫。”后宫的确能牵制朝堂,他早先也有此打算,但不能让她和孩子们受委屈,原先的计划全盘放弃也使得。

  董贵妃靠在他怀中,静静听着自己夫君沉稳有力的心跳声,良久才道:“陛下不必如此。”

  她能得皇帝数十年如一日的宠爱,靠的绝不仅是美貌,与文熙帝心意相通,才是她在深宫中屹立不倒的安身立命所在。

  文熙帝对秦家的捧杀,她冷眼看得分明,她别无所求,只愿能护住一双儿女周全。

  李祎替她理了理微微散乱的鬓发,轻声道:“不必委屈你,改日寻个错处发去冷宫便是。”

  枕着他的手,董贵妃轻声道:“哪里是臣妾受委屈,不过是她在京仪面前言行不端,臣妾才会这般……”

  他闻弦知雅意,知道董贵妃最挂心的还是孩子,握住她的手承诺道:“朕会护住京仪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真的没有存稿啦……!

  ☆、第 32 章

  这日的钟粹宫中,却生出些热闹来。

  皇上怜惜董贵妃身体病弱思念家人,便恩准她母家的董老夫人和大夫人二夫人进宫探望。

  董老夫人见了两位殿下和董贵妃,反而领着两个儿媳下跪。京仪连忙将老夫人扶起来,领着弟弟轻唤一声“外婆”,气氛才算逐渐热闹起来。

  董贵妃因今日要见客,换上一身湖色兰纹长裙,脸上的苍白却是胭脂都遮掩不住,但仍撑着勉强起身,与娘家人在花厅相见。

  董老夫人一见幼女病弱的模样,两行浊泪就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拉着女儿的手连连叹道:“先前我就递了牌子要进宫看娘娘,偏生你爹就是不许……”

  董贵妃无言以对,平时再温婉内敛的人,对着老母也忍不住落下两滴清泪,顾忌着孩子还在一旁,迅速掩面笑道:“好不容易见一次母亲,何必说这些。”

  京仪拉着弟弟挨在大伯母身边坐下,指尖绞着手帕子,盯着祖母温吞落泪的样子,张张口,最终仍是一言不发。

  “是是是,一见面我就忍不住说这些,合该说些好事让娘娘也跟着高兴,心情好了,这身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老夫人手执绢帕按了按眼角,稍显轻快笑道。

  这话只说得董贵妃嘴角挂起苦笑,她的身子自己最清楚,不过这一年半载的事了。不想自己不孝至此,竟要父亲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董贵妃与老夫人执手相看泪眼无暇顾及旁人,大夫人便拉着京仪的手问她些话,贵妃平时用什么药,她的书读了多少,平日怎么不领着弟弟到董家找表哥们玩儿。

  大夫人自然对京仪温和可亲,只是她一心挂念着母妃在这四面透风的花厅中会不会着凉,再者就是会不会疲倦,故只随意敷衍几句。

  大夫人看出长公主的心不在焉,善解人意地打断还在絮絮叨叨的婆母,道请董贵妃回内殿歇息。

  董老夫人这才责怪自己只顾一心叙旧而忽略女儿的身子,忙招呼钟粹宫中的一众宫婢嬷嬷,前呼后拥地将董贵妃送回寝殿。

  京仪这才对着大夫人感激一笑。

  董贵妃和老夫人在梨花炕上坐下,大夫人便拉着京仪在一旁的绣墩下安置,仍然低着声音笑问她平时在宫中的小事。她这次回答得真心些,凑在伯母身边嘀嘀咕咕说了不少,大到母妃的病,小到自己平日爱吃什么,大夫人竟然都听得认真,还不时点头微笑。

  一旁的二夫人却是有些许无聊,同时瑜说话,时瑜却不爱搭理她。再加上寝殿中为了董贵妃的病,布置得稍显静谧不透风,在夏日中难免沉闷。她想着自己今日不过是来作陪的,见大夫人拉着明庭殿下说个没完,渐生不虞。

  不过占个大房的位置,就什么好处都尽着他们,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就把姑娘给打听上了。都是大名门调养出来的大家闺秀,大夫人这事也做得太火烧火燎了。

  见婆母说半天还说不到点子上,丈夫董二爷数日前就对她耳提面命,二夫人有些烦闷,越过身子捉住京仪的手,脆生生开口道:“明庭殿下真是越生越好看,越发出落得和当年娘娘差不多。”

  坐炕上的老夫人笑起来,呵呵笑道:“可不是吗,京仪也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简直和娘娘小时候一模一样。”

  正在喝茶的董贵妃闻言放下茶杯,用丝帕擦擦嘴角并不存在的水渍才笑道:“京仪可比当年我这个丑丫头漂亮多了。”她的声音轻柔缥缈,可是注视着女儿的目光却包容又坚定。

  大夫人也一下一下地顺着京仪的长发,简直爱不释手道:“真是,伯母好长时间没见到殿下,乍一看眼睛都移不开,真是长成大姑娘了。”

  她说笑着,眼睛却看向坐在上首的婆母。

  老夫人心中领会,笑道:“看着小殿下和长公主也累了,和我们几个坐在一起也无聊,不如让两个孩子去玩,咱们也和娘娘多说会儿话。”

  被两个嫂子微笑的目光注视着,董贵妃几乎立马就心中一凛,然对上母亲隐含期待的目光,她只牵扯嘴角顺从道:“京仪领着时瑜出去玩吧,母妃和外婆伯母们说说话。”

  京仪牵着弟弟往外走,临到门槛时回身一望,正好看见大伯母附耳在母妃旁,似乎在低声说着什么,而一旁的外婆端坐在梨花炕上,慈眉善目。

  董老夫人身材矮小得近乎精巧,两只低调内奢的鞋履隐在外衫下,两脚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轻飘飘地浮在床腿精美繁杂的雕刻上,仿佛她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老夫人微笑着并不说话,只右耳微偏,听大儿媳妇将那些话向女儿一一道来。

  ……

  此次是刘信陵将董家人送进宫,他便在外殿候着,见京仪从寝殿出来,他立刻腾地站起身,挂起他一贯的灿烂笑容,道:“京仪和时瑜有没有想我?”同时张开双臂,把已经略到他胸口高的三殿下抱起。

  他此前去西北办差事,走了好几月的时间,一回京就碰上董家人进宫之事,干脆一同进宫。

  京仪双手反剪身后,笑嘻嘻地盯着他,把他上上下下打量几遍后才伸出手,白嫩的手心摊在他面前,“走这么久,给我带的礼物呢?”

  刘信陵没有赶上她的及笄礼,当日曾送了信和一大堆礼物回来,还说到时再送大礼。

  有姐姐给他撑腰,时瑜也搂着表哥的脖子小声道:“表哥,有没有我的份?”

  刘信陵只伸手轻戳她圆鼓鼓的脸,笑道:“小没良心的,我差点死在西北,你就惦记着你的礼物。”

  她吓得手立马缩回来,怕他身上带伤,连忙要把时瑜抱下来,而刘信陵只笑嘻嘻地挡开,云淡风轻道:“差点,又不是真死了,明庭长公主的及笄礼还没送上,我怎么能死不是?”

  他话说得轻松,京仪心中却忍不住后怕。刘信陵是从来报喜不报忧的性格,刚才虽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差点死了”,但她知道情况必定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