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3章巅峰(1 / 2)





  正闹着,陈眉嘉打电话过来,众人一听是陈眉嘉立即停止吵闹,叫张金生开外音,陈眉嘉问张金生:“同学们都来了,我怎么办,要不要出面组织大家聚一聚?”

  张金生道:“这个你拿主意啊。”

  陈眉嘉道:“讨厌,我不就是拿不定主意才跟你商量嘛。”

  张金生于是咳嗽了两声,说:“女生那边你组织一下,男生这边……”

  话还没说完,林则东就嚷起来:“抗议,陈老师不能重女轻男。”

  庞豆宇则大喊要公平,康暮江则嚷着今晚就要去看新娘子。

  胡炼说:“你们起什么哄呢,虽然陈老师马上就要成为我的二嫂了,但现在还是尊敬的陈老师,陈老师爱请谁不请谁,陈老师自然会做主。”然后他便贱兮兮地说:”陈老师你还记得我吧,我是胡炼啊,我跟你说请客这种事我最拿手,您要请谁,我给你攒局啊。“

  陈眉嘉被他们闹的没法,只好答应先宴请321寝室的人,张金生道:“别听他们闹,他们是来参加我们婚礼的,哪有提前见新娘子的道理。这边有我的呢。你就别管了。”

  陈眉嘉便跟众人道声拜拜。

  电话挂了,胡炼道:“听出来了吗,陈老师现在多温柔。”

  刘成龙道:“陈老师本来就很温柔好不好,当年,当然当年怎么也没想到会被张金生捞去,太不可思议。”

  于是众人又开始询问张金生很陈眉嘉的恋爱史。

  张金生道:“这个我会在婚礼上公告天下,现在我要走了,弟兄们请随意,除了陈老师,我的就是你们的,千万别客气。”

  婚礼在即,张金生现在有一堆事情要处理,简直分身无术。

  梅表哥用了最快的速度把张金生家的旧房子拆了,建起了四层小洋楼,张金生也是无语的很,爹娘两个人加一个马上就要出嫁的妹妹,盖那么的房子干什么,但梅表哥说了农村这两年的房子越盖越高,为了彰显他们家非同一般的气度,只能上四层。

  之所以没盖六层或五层,主要是考虑到张金生的家乡普遍还不富裕,楼太高,太扎眼不好看,否则弄不好就来个六层、八层的。

  梅表哥负责土建,张超越负责装修,俱华盛安排家具,崛起几乎是在一夜之间。

  胡建那边联系了几家路桥公司,大伙听说张金生要结婚都是鼎力相助,借人借机械,把张金生老爹的土八路一夜之间改造成武装到牙齿的宇宙战队,修桥补路,速度快的惊人。

  赵恒山和鹿佩佩去了趟湖滨镇,给镇政府捐了一辆越野车,给湖滨中学捐赠了一个微机室,给实验室增添了全套实验设备,给图书馆捐赠了价值十万元的图书(不是码洋)。

  当地政府为了表达对家乡杰出人才的重视,特意安排了一位副乡长进驻上树村,协调与婚礼相关的事宜。

  十月初二,张金生回了趟老家,亲自检查婚礼筹备情况,沿途路桥焕然一新,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借此春风跃进了二十年。在进入湖滨镇的路边竖着一块硕大的宣传牌,写着“恭祝湖滨镇杰出青年才俊张金生先生和北大博士陈眉嘉女士新婚快乐”的字样,进入湖滨镇之后,道路两边插满了彩旗,草垛、粪堆、土墙、垃圾堆消失的无影无踪,沿途的房屋甚至全部粉刷了一遍。

  张金生本来想的是路从国道直接修到上树村,胡建实地考察之后,认为只修到上树村就把湖滨镇给撇掉了,湖滨镇经济落后,一条县道用了十几年,早已经崎岖不平了。算算也就是几十万的事,索性好人做到底,把路延伸到湖滨镇镇区。

  张金生同意了,他的初中高中都在湖滨镇读的,而且镇上还有他的亲朋好友,这个钱花的不冤。

  镇里主要领导得知张金生回来,特意约了湖滨中学的校长和张金生以前的老师梁国高赶到上树村迎接,倒把张金生搞的很不好意思。

  镇里的书记对张金生说:“你是湖滨镇的骄傲,办成了我们多年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我代表湖滨镇五万四千居民感谢你啊。”

  张金生道:“不敢当啊,为家乡公益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理所应当。”

  回到上树村后,张金生吃了一惊,短短几个月不见,几乎不认识了,原来晴天一层灰土,雨天全是泥的乡村街道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条宽阔整齐的水泥街道,两边马路牙子十分整齐,还修了绿化带。

  路灯也装了,路边的居民草堆、粪堆也由村里组织搬迁了,居民的墙都是统一刷过,看起来十分整齐。

  张金生问父亲村里人说什么没有,父亲道:“怎么没有,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不骂你的,说你张金生显摆,害的他们瞎折腾,不过后来看到路修好了,路灯装上了,才说你小子还算干了点人事。”

  村民组长齐大章此刻彻底被张金生的财富震慑了,站在一旁,讨好地说:“金生啊,你可为咱们上树村争脸了,四乡八邻没有不羡慕咱的,都说托了你的福,上回镇里程书记来还特意点名夸了你呢。”

  站在一旁的他媳妇说:“金生现在的级别还轮得着他来夸。”

  齐大章脸上有些难看,讪讪地笑着。

  张金生道:“我不过是多见过几位领导,但领导是领导,我还是我,程书记是咱们镇里的书记,那就是咱们的父母官嘛。对我的表扬,我受之有愧啊。”

  齐大章喝斥媳妇道:“瞧瞧,瞧瞧,这才是见过世面的大老板的样子。”

  正说着,却见一个衣着时尚的大美女微笑着走了过来,张金生倒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会在上树村遇到陆慧姗。

  陆慧姗笑着说:“你还不知道吧,你的婚礼摄影是薛斌呢。”

  张金生大吃一惊,请什么样的婚礼摄影,这些细节都是胡建一手操办的,他真是不知道,胡建这么做可能是想照顾一下薛斌的生意,但这样一来却让陆慧姗有些难堪。村人一直把薛斌当成个人物,结果变成了一个干婚礼摄影的,这怎么说呢。

  张金生道:“胡建真是瞎胡闹,我结婚,你们是贵宾,怎么能……这太不妥当了。”

  陆慧姗笑道:“怎么,不想照顾我们生意,那就算了。”

  张金生道:“不,慧姗姐,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陆慧姗道:“我开玩笑的,唉,还说什么呢,年轻时心比天高,而今才知道命比纸薄,我已经过了那一关,实实在在才是真。你就别纠结了,薛斌也不是新手了,一定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中午在张金生父母新宅里吃饭,众人推镇里的程书记上座,程书记说什么也不肯,最后把张金生的父亲推到了上席。

  张金生的父亲起初还有些不安,但转念一想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自己的儿子在南州结交的都是处级以上干部,区区一个乡镇书记有算得了什么。

  吃完饭,张金生坚持把书记、镇长、学校校长和梁国高老师送到村口才回来。

  张金生的父亲为他引荐了聘请的媒人马婶子,乡里的媒人实际担当着婚礼指挥官的角色,但鉴于张金生的婚礼过于盛大,人来的太多,所以马婶子又聘了几个精干的男女给自己做助理。马婶子先简单向张金生汇报了婚礼筹备情况,然后请他点评。

  马婶子只负责上树村这一块,张金生婚礼的实际组织者是胡建,南州那边有陈招娣、鹿佩佩照应,这边有王大成和梅表哥帮忙。马婶子年青时做过妇女委员,组织能力一流,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红人(媒人),年纪虽然一把了,但身体康健,思路清晰,思想也开明的很,各项工作筹备的有声有色。

  张金生对此十分满意,就说:“婚礼分两处办,在丹江这边就按丹江的规矩来,当然考虑到两地风俗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咱们能迁就的尽量迁就她们那边,规矩能变通的就变通一下,不能变通的就用新规矩,不能让她感受到委屈,其次就是别太闹腾了,她是个好安静的人。最后,别想着给我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