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2节(2 / 2)


  胡奈青看荀飞光一眼,摊摊手道:“那也不一定,淤血是否就是荀兄不记得事的原因现下还说不准。我乃道医,医术算不得很精湛,荀兄这情况我亦说不好,说不得何时他便完全想起来了。”

  沈歌闻言有些失望,不过那点淤血对荀飞光身体无害是件好事,沈歌不愿纠结太多。

  “这些事还是顺其自然罢,我的卦象表明这并非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里头还藏着转机。”胡奈青神神叨叨地安慰沈歌一翻后,转移话题道:“我看营地中够热闹,来来往往的兵丁要建什么?”

  “就建营地,我们让部分兵丁去开荒,还雇了些百姓,日后就在这块屯田。”沈歌找出规划图给胡奈青看,“胡大哥,你看,这里是平地,一大片连在一起,土地还算肥沃,日后种庄稼的话,收成应当不会差。”

  “还有这里,这里有块盆地,四周都是山,不大好绕,但用来种草养什么东西倒极为方便,此乃天然的羊圈。这几块地方虽在山上,但山上有泉,取水比较方便,等梯田开出来,可种水稻,稻田里还能养鱼养泥鳅,顺便放个鸭子。”

  沈歌将他规划好的地方一一指给胡奈青看,这里到处都是土地,不见得多肥沃,但也绝对称不上贫瘠。这么多地,就算再来几千人也能养得活,在这边屯田极为方便。

  现在沈歌唯一苦恼的便是人手有些不足,一堆该开发的地方在那里堆着,还得慢慢等。

  “这里有砖厂,都是清凌卫的将士在烧砖,砖土也足,我打算把营地好好建起来。未来十余年,这里都会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据点。还有这条护营河,取水排水养鱼等都行,反正挖起来也不算困难。”

  “这里是香菇种植地,将士们没经验,种得不大好,不过供清凌卫自个吃倒是绰绰有余,多的还能卖出去。最近一段时日天气好,我们没少晒香菇。”

  沈歌说着换了更大的一幅舆图,这图还是从洋夷手中收缴到的,画得比大燕官方的图要清晰许多,其中还标注出海外不少小岛与小国。

  “洋夷今年来骚扰不断,究根结底就是为银钱,海外诸国喜爱我大燕朝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等。我们手头上有粮有兵有渠道,带安定下来后可重新考虑打开港口,亲自开船出海与这些国家做生意,不给洋夷可趁之机。”

  “船的话,我们刚收缴到一批,洋夷的船比我们的要大,做得也好,我正找匠人研究,过几年应当有成果,正好能赶上。”

  胡奈青听他说这么一大通,看看他画的规划图,又瞧瞧舆图,不由感慨,“就这么几个月的事,你倒把人几年的功夫都做了。”

  “这倒也没有。”沈歌笑笑,“我们也就是运气好。”

  随便揪个资敌的大户,都能摸到洋夷的老巢去,还发一笔横财。有钱有技术,自然就好办事。

  胡奈青望着他笑:“我先前就说你运气极好,瞧,这下果然应验了罢?要是换别的人过来,就算给他三五年时间,他也未必能做到你这地步。”

  “这还真有可能。”沈歌摸摸鼻子,当初胡奈青想过来当院长,最大的原因便是知晓沈歌运气好,做什么都少有失败之时。

  说到建设,沈歌将规划图中特地留出的一大块空白给胡奈青看,“胡大哥,我打算在这建学院,明春就开工。第一批学舍不必建太大,我们可先开几门清凌卫用得上的课,譬如教人出海,教人做生意,教人制船等,学员们学出来便能找到事做,也不枉我们培养一场。”

  “这想法可行,正好老师都是现成的。”胡奈青沉吟,“我什么都能教一点,于醉墨可教人画海图,秦实精通机关木工之术,百里宜手下应当有人能教做生意这门功课,还能请清凌卫的兵丁过来帮忙教拳脚功夫等。”

  “我打算请牛涵过来教学员们做生意,他有相当于秀才的学识,做生意的时日虽不大长,但他素来能举一反三,很有一点心得。不光教做生意这门功课,我先前跟他谈论过,打算委任他为副院长,在担任先生的同时也管管杂事。”

  牛涵就是蛮子,他本就聪明,先跟着沈歌走南闯北,后又跟随百里宜去做生意,现在已磨炼得颇能独当一面。

  即使他手段生嫩一些也不打紧,学院亦是新开,他还年轻,若能一手将学院办起来,慢慢亦可磨练成才。

  胡奈青没意见,学院现今连架子都还未架起来,现下定好的先生也就他们几个,其中秦实还是通过打赌拐来的,约定的时日一到,秦小侯爷说不得就要拍拍屁股走人,沈歌这头有人选乃好事。

  沈歌原本还怕谈不拢,见胡奈青支持,他笑了笑,“我估摸着,我们要办的学院估计很碍天下书生的眼,正好南关这边读书人少,向来不大开化,天下读书人的目光也少往这里投。”

  “我们先将学院开起来,过几年,教出来的学员多了之后,我们再扩大规模。到时长州县与飞羽县附近的港口发展起来,这里未必就比中原差。学院有一定根基后,请先生也好请。”

  第85章 杀猪

  这几十年天气格外冷, 哪怕在南关, 也下过好几场小雪。

  每日一起来, 外头的草地上蒙上一成厚厚的白霜,偶尔沟渠内还会结冰, 张口还能呵出热热的白气。

  沈歌难得一大早便起来,含着温热的水, 用青盐漱了口,洗好脸后, 披上披风要往营地中走。

  荀飞光在院子里打拳, 汗水浸湿衣裳,露出底下结实流畅的肌肉。他见沈歌走出来, 收拳问道:“一大早你这是要去何处?”

  沈歌朝他灿烂一笑, “去营房中瞧瞧,我瞧今日天气不错, 日子也差不多, 正好将看看要不要今日杀猪。”

  清凌卫营地中鸡鸭鹅都有,猪也养了好几十头。

  长州县与飞羽县近海, 去岁洋夷与倭寇勾结, 在海上肆虐,普通百姓谁也不敢出海,许多人家连船都没有,就怕一出海撞上洋夷与倭寇会出什么事。

  普通百姓也无必要出海,这里远离中原,几乎没有商客来往, 人穷地荒,一应海产压根卖不出。若百姓想吃鱼虾,在海边捕捞已足够。

  附近海域人少船少,渔业资源甚是丰富。沈歌将清凌卫将士分成六组轮流出海,既锻炼将士海上作业能力,也捕捞些海产丰富日常生活。再有多余的海产则能做成干品,交给百里宜手下的商人,售至外地。

  海上小鱼小虾极多,营地中的鸡鸭鹅猪托福,每日没少吃这些,不过两月有余,只只都养得膘肥体壮,小些归小些,但分外肥嫩,随时能开宰。

  腊风已起,沈歌打算让手下将士杀些鸭做成腊味,不过要杀的不是营地中养的这些,而是从洋夷那里赶回来的老鸭。

  那伙洋夷在岛上养着五十多大白鸭,韶信他们清点物资时没放过这些鸭子,而是一齐赶回来,放在营地中养。

  这群鸭子不知被洋夷养了多少时日,每只都有十多斤,个头极大不说,还凶狠,每日扇着翅膀,嘎嘎叫地叼人欺鸭,也不知它们这是从哪学的坏毛病。

  营地里那些从小养着的鸭子既不如这群鸭肥壮,也不如这群鸭凶狠,不少毛都快被叼秃。养鸭的兵丁心疼得不行,分开养又人手不足,只好请求早些杀掉这些大傻鸭。

  沈歌听到手底下过来报,决定把这群碍事的大鸭子给宰了。

  离过年虽还有段时日,但沈歌目前作为清凌卫的二把手,自然要好好规划。正好现在天气好,腊点鸡鸭好过年。

  准备腊味当然少不了猪,腊肉,腊肠,腊肝等都是大燕传统的美味,沈歌先前让人买了八十头猪,放在山谷的猪圈中用饲料用了两个多月,现下正好开宰。

  荀飞光见沈歌抬脚要走,叫住他,“我与你一道去。”

  “荀哥,我要去猪圈那头,你跟着我作甚?”沈歌哭笑不得地拦他,转回来推着他的肩往院子中走,在他身后说道:“你继续打拳罢,我待会回来和你一起用早点。”

  荀飞光转回来勾住他的腰,“我拳已打完,正好陪你走走。”

  听闻荀飞光这么说,沈歌只好等他。

  荀飞光不似沈歌这么怕冷,身上只穿着两件衣服,一单衣一棉衣,瞧着玉树临风俊美逼人,不似沈歌,穿得跟面团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