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节(2 / 2)


  是从国公府回来那天之后,姜幸只是以此为借口免了两日请安,没想到父亲也记挂在心上了。姜幸仰起头,眉眼弯了弯:“已经都好了。”

  姜有卢已年逾四十,脸上却没什么岁月的痕迹,依旧能看出他当年的俊逸,如今到了中年,在官场又如鱼得水,稳重之余,人也难得的精神。

  姜有卢点了点头,“平日里仔细着点,有什么不舒服,告诉你母亲,切勿自己挺着。”

  “女儿知道了。”

  姜有卢这才带着姜幸进去。

  一进到里面,才发现人都在,李芸环坐在贵妃椅上,旁边是姜修时和景氏,才从晋王府回来的姜修明则和姜嫣围着方氏说话,寿安堂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姜幸先给方氏和李芸环问了安,六岁大的姜修明坐在方氏怀里上,一看见姜幸就笑,眨着大眼睛看着她,乖巧地喊了声“大姐姐”。

  他才六岁,刚启蒙,还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待姜幸最真诚。

  可是年纪再大点,姜幸便不知他还会不会如此了。

  结果今日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方氏竟然也出奇地高兴,非但没有找她茬,还夸她衣服穿得好看,笑着跟她招手,让她坐到罗汉床上。

  姜幸有些受宠若惊,迈着步子走到床边坐下,刚做稳当,就听见方氏笑着对她道:“你大嫂有孕了,昨日下午大夫看诊,说是有三个月了!”

  姜幸一怔,怪不得方氏合不拢嘴!

  这是天大的喜事,景氏嫁进来两年多,其实头一年就已经有过一次身子,只是她身子虚,竟没坐住。

  方氏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第二个孩子,姜府人丁稀薄,她镇不住的李芸环也不好生养,唯有将希望都压在景氏头上。

  景氏小产的时候,她便有心思给大哥塞人,可是大哥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自己的后院还是能控制的了的,再加上景氏背后又是魏国公府,方氏总不能强押着大哥纳妾。

  姜幸说过,方氏最是势利,捧高踩低,只会欺负能拿捏的住的人。

  “恭喜大嫂!”姜幸转过头,笑着祝贺景氏,景氏却有些遗憾,偏头看了一眼姜修时,又回过头对她道:“原是要和你们一起去安灵寺的,现在却不行了,好不容易能有一次机会……”

  姜修时咳嗽一声,扶住她肩膀:“你身子弱,大夫也说不宜舟车劳顿,还是在府中好好休息吧,等孩子出生了,你养好身子,想去哪里,我陪你去。”

  景氏原本是有些失望的,听见姜修时这么说,便抿着唇低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看得出来,大哥对景氏是真心疼爱的,即便是成亲两载,有时姜幸还是能从两人脸上看出拘谨和羞涩,就像新婚的夫妻俩一般,这其实很难得,更别说姜修时一直不曾纳妾了。

  方氏笑眯着眼,连脸上的皱纹都在诉说着喜悦,她看向李芸环:“最近府上喜事连连,要多亏菩萨保佑,你去安灵寺上多添些香火钱,也给我这个孙儿祈祈福,让姜府福寿绵延。”

  景氏肚子里的孩子还未出生,方氏却一口一个孙儿,其实是无形中给景氏施加了压力,姜幸转头一看,果然就见景氏脸色一僵。

  姜修时也注意到了,刚想将话题岔过去,姜嫣正适时地开口。她抬头看着方氏,懵懂的双眼透亮清澈:“祖母,咱们姜府喜事连连,除了大嫂有身子,还有什么别的喜事吗?”

  姜幸也注意到了刚才方氏那句话,心里有些不对味,听见姜嫣问了出来,她也疑惑地看向方氏,谁知道李芸环却突然起身,带了些刻意,轻轻瞥了一眼姜嫣,姜嫣便闭了嘴,低头默不作声了。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赶在明日回来,这会就得动身了。”硬生生地截断了刚才的话。

  姜有卢却没在意,他点了点头,嘱咐李芸环:“多带些人,路上仔细些。”

  李芸环笑着应下了,便要带她们走,安灵寺在城北的灵山,到那大概要花半日的时间,京中贵人前去烧香,都是要在那住一日的,没人想赶夜路。

  姜幸心里总有些七上八下的,方氏的态度和李芸环的反常都让她隐隐感觉到不安,等到坐上了马车,姜幸急忙问紫绢:“最近府上可是来过什么人?”

  她近日都在心系十三年的手帕,还烦心突然中断的线索,没怎么在意府上的事,不过紫绢心细,许多事她都会为姜幸一一留意。

  没想到紫绢却是摇了摇头:“府上并未来客。”

  随后她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她像恍然想起什么一般,抬头看着姜幸道:“不过,十二那天,夫人好像出府来着。”

  姜幸心中一动:“你知道她去哪了吗?”

  紫绢点了点头:“去了毅南侯府,夫人的母亲晋王妃不是出自毅南侯府吗,十二那天,正是毅南侯府世子孩儿的洗三礼,奴婢和元娘说起过这件事。”

  紫绢一说,姜幸瞬间想起来了,她确实问过一嘴,只是当时并未在意。

  毅南侯府谢家是晋王的外家,两府同气连枝,关系一直都很好,李芸环嫁到姜府来后,姜家和毅南侯府便也时常走动,谢家的几个公子、娘子还经常来姜府借住,亲如一家。

  可是姜幸不喜欢谢家人,每当一想起他们,她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张挂着阴狠的笑、眼神带着侵略意味的脸。

  毅南侯府家风甚严,在安阳也属于顶尖的那种世家大族了,京中时常流传着“谢家男,崇华客,谢家女,百家求”的歌谣,就是说谢家男儿个个文武全才,是崇华殿议事的常客,谢家女知书达礼,是大族们心中认定的好儿媳。

  但那都只是明面上的,她所知的那个谢家四郎,最是道貌岸然人面兽心,背地里尽做些腌臜不堪的勾当,绝不似他外表那般光风霁月!

  姜府能有的喜事,除了大嫂景氏有孕,最有可能的便是她的婚事了,那个谢四郎一直觊觎她的美貌,想要将她占为己有,可姜幸以为,谢家不一定会看上她的身份,娶回来做正妻,若是纳她为妾,姜府也不会答应。

  现在看来,却没有那么简单了。

  不管谢家看不看得上她,她一点都不想嫁到谢家去!

  恍惚间,她突然想起了什么。

  之前季琅玉佩上刻着的那个“柔”字,姜幸第一时间就猜测他刻的是谢莞柔,并从他当时的神情中更加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起初姜幸还不明白,季琅既不信佛也不爱赏花这种闲情雅致的事,为什么要来安灵寺玩耍,现在再一想,他极有可能是追着谢莞柔来的,那么谢家的人今日也会出现在安灵寺。

  两府的人一齐出现在这里,姜幸没办法相信只是巧合。

  若真是与她的亲事有关,只是寻常议亲的话,最多是请媒人先去说和,两府长辈再见一面,后面就是下聘走礼了,哪会像现在这样选了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见面?

  姜幸越想脸色越白,安灵寺在灵山之上,若是谢家真在动歪脑筋,她又能求谁呢?

  “这好像是姜府的马车!”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