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节(2 / 2)


  青漓一见到董氏过来,眼泪哗的就流出来了,抱住董氏开始诉苦,道:“阿娘,你怎么来了?带我回去好不好?我不要再待在这里了,他对我一点也不好,还不给我东西吃……他坏死了呜呜呜……”

  皇帝正坐在内殿的帷幔后头,听小姑娘口风转的这样快,话说的这样委屈,都疑心是不是自己苛待她了。

  青漓说的可怜,哭的更加可怜,董氏听到的版本可不是这个,心里头又想笑,又觉得皇帝能把女儿养成这个娇贵样子,一份真心委实是难得。

  话虽如此,见着女儿眼泪汪汪的样子又是心疼,叫一侧的宫人送了点血燕过来,亲手喂给青漓吃。

  青漓一个下午下来,几乎是被皇帝养成了条件反射,看见东西送过来就要拒绝,想起这是董氏递上来的,这才凑过去,乖乖的吃了下去。

  董氏已经许久不曾这样手把手的喂她,毕竟青漓已经长大了。

  可是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头都还是孩子,那就需要父母耗费心力去照顾。

  一边喂,她一边问:“为了高氏的事儿?”

  青漓被董氏问的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高氏就是今日她们遇见的那婆娘。

  她心里头不痛快,也就没掩饰,冷冷的哼了一声:“恬不知耻,说起她我都嫌脏嘴。”

  “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她说的不像话,董氏居然也没责备,反倒是顺着道:“只是她多年未曾回到金陵,想来许多人已经不记得她了。”

  青漓看着母亲,总算不是那么不讲道理了:“她很有名吗?”

  “曾经很有名,”董氏知道皇帝在后头坐着,却也不在意,而是直截了当道:“她父亲是老忠武将军,曾经在西北跟随陛下多年,可她过不惯苦日子,便只留在金陵。”

  “那时候先帝尚在,诸皇子之中,以皇三子最为气盛,她曾有意做皇三子的侧妃,殷勤的很,可门第上不合适,被退回去了。”

  董氏莞尔道:“金陵就这么大,事情一下子传开,她也没脸见人,就往西北去,投奔她父亲了。

  后来之事,你大概也能猜到,她眼见攀不上皇三子,便想着往陛下那儿攀,陛下也没给她留脸,直接将她扭送到忠武将军那里去了。”

  “忠武将军虽然气恼这个女儿行事不端,却也因为常年不在身边而生愧疚,便叫人将她从西北,送到北边老家去,在那里找了个老实人,成婚结家了。”

  “那人倒是有些本事,家世本是平平,靠着忠武将军扶持,走了从军的路子,这一遭西凉之战也是功臣,前不久,才被调回了金陵。”

  “老实人怎么了,”青漓看不上高氏那副作态,话也不客气:“老实人就该接盘,娶这样不安于室的吗?”

  一把年纪脸色蜡黄了,瞧见皇帝还满脸春情楚楚可怜,她也不嫌自己恶心!

  “是是是,”青漓这样说,董氏也含笑应了,看看她隆起的肚子,道:“她那个老实人的夫君委屈,可陛下也委屈,明明什么事儿都没有,却平白被你怨了一通,也是无辜。”

  青漓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也就没说什么反驳的话,胡乱哼了一声了事。

  董氏既然这么说了,那八成就是真的,这只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又不是上百年前的事情,青漓但凡有心,一打听就能知道。

  再者,皇帝那个脾气,她也是知道的,这种迎风倒的女人,必然也是看不上的,如此一想,心口的那份气也就顺了。

  鼓着嘴,她向董氏撒娇道:“阿娘,我饿了。”

  “这会儿觉得饿了,”董氏戳戳她额头,好笑道:“早干什么去了?”

  “那会儿生气嘛,”青漓也不怕丢人,大喇喇的道:“怎么吃得下东西。”

  “好了,你在这老老实实的,”董氏摸摸她脸颊,站起身来:“阿娘吩咐她们去给你准备。”

  一面又使眼色,等皇帝过来时,叫她好好说话。

  青漓看懂了母亲眼中意味,乖乖的点了点头,董氏这才放心的出去。

  皇帝在帷幕后头听着她们母女俩说话,见小姑娘口气软了,才算是放下心来。

  等董氏出去了,终于掀开帘子,到了他们家小姑娘面前去:“妙妙还有什么好说的?是不是冤枉朕了?”

  “有什么好冤枉的,这个高氏是没什么,可之前呢?”

  青漓没好气的斜他一眼,一点儿歉意的样子都没有:“你这么老,之前说不定还有矮氏方氏圆氏呢。”

  “乱说,”皇帝轻敲她额头,道:“朕是什么人,妙妙还不知道吗?你若不信,只管出去打听,朕绝不阻拦。”

  “你是皇帝,哪里有人敢说什么。”

  青漓嘴里叼着吃燕窝的勺子,闻言就冷笑起来:“早知道要嫁的人这么老,我小的时候,就多找几个漂亮小哥哥了。”

  皇帝眉目一肃,冷声道:“——你敢!”

  “我有什么不敢的?!”

  “找就找了,”青漓才不怕他,“砰”的一声脆响,将口中勺子扔进空空的玉碗里,她仰起头看皇帝,毫不气虚:“——你能把我怎么着?!”

  皇帝被她这句话气的肝疼,看一眼她挺着的肚子与红肿着的可怜杏眼,心里头早用无形的笔将小本本划破了,面上却忍了下去。

  “还能怎么着,”他过去摸摸小白猫脑袋上炸起的毛,心里咬牙切齿,脸上神情温和:“——当然是原谅你了。”

  第98章 生产

  董氏既然入宫, 便不再回去, 只在青漓身边照料着, 等她生产完再归家。

  皇帝虽然稳当,做父亲却也是头一遭,也很愿意叫颇有经验的岳母在侧照料, 免得他们家小姑娘又出什么幺蛾子。

  等进了八月, 天气也稍稍透出了几分秋日的凉意, 不像此前那样炎炎,青漓的日子也跟着好过了起来。

  她有孕足足九月, 肚子已经很大,无论是诊脉的太医还是摸胎的产婆,都说最多半个月, 孩子就能降生了。

  大抵是因为足月了, 孩子在青漓腹中,反倒不像此前那么爱动, 刚刚这样的时候她还有些担心,太医与稳婆都说正常,也就释然了。

  到了这个时候, 她吃的也略见少些——都说她肚子有点儿偏大, 诊脉之后确定不是双胎, 那就是孩子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