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6节(1 / 2)





  “哎呀,我看这可不行。牛牛自己滑的还挺快,他的队友拖后腿了。配合的不好,要都跟牛牛一样,那一千五百米咱也能拿个金牌!”寇德旺立即变成业内人士,摇头晃脑的评论着整场赛事。

  “话也不能这么说,训练都是一样的。队友都是一样的付出,可能是战术上或者是配合上出了问题。不能因为咱家孩子拿了冠军,咱们就骄傲成这样,排斥别人。”寇溪摇了摇头,觉得寇德旺有些过了。

  可寇溪没想到,过分捧场的事情还在后头呢。寇德旺一心想将牛牛捧成一个少年天才,以至于引发了后面不必要的一系列麻烦.....

  第五百零四章 金牌带来的麻烦(一)

  毕竟期末考试还没有开始,牛牛的比赛成绩传回到了学校引起了一片哗然。全国大赛的金牌得主居然是一个初一新生,虽然附中不缺乏各种人才但是初一的学生得到全国大赛冠军的还没有。

  寇溪跟牛牛的态度一直都是要低调做人,所以在学校周一升旗大会上校长表扬过牛牛之后,这件事儿本该就这么消停下去。

  没想到的是,紧接着省城晚报居然大篇幅的报道了这件事。随后还专门去附中采访附中的校长、牛牛的班主任以及牛牛的同学们。

  牛牛这才入学而已,平时训练忙的时候在学校里读书的时间很少。班主任跟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个体育生但没人知道他速滑玩的这么好。猛然接到采访通知,班主任跟同班同学都惊呆了。

  好在附中校长也不是普通人物,在跟省城晚报确定采访时间之后迅速的领着牛牛的班主任去了一趟牛牛的家里。

  直到这个时候,寇溪这才知道原来还有采访这么一回事儿。

  “这是我们学校的采访,以后估计还得去他训练的地方呢。”周校长笑眯眯的看着寇溪:“这么优秀的学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我们做老师的感到很欣慰啊。尤其是你们做家长的还很配合又负责任,我听宋老师说虽然他从来不上晚自习平时请假的时候也很多。但是成绩一直都很好,如果这次期末考试能考入前三名的话,我们会在期末给他一个三好学生的荣誉,以兹鼓励。”

  寇溪笑着将茶几上的茶杯向周校长又推了一推:“这次能够得到金牌,我们包括教练都感觉很意外的。要说咱们省是冰上项目的大省,多少优秀的运动员从这里走出去。我们家高沂南现在拿了一个金牌,真的不至于这么高调。我一直希望的是,不要过于声张要低调处理这件事。你也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容易膨胀的。我担心这种光环过于耀眼,会让我的孩子迷失。”

  周校长在最开始听到寇溪诉求的时候,很不能够理解这种想法。毕竟当父母的都希望望子成龙,如今高沂南小小年纪就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还能够接受到省城晚报的独家专访那有什么不高兴的。他以为寇溪是太过骄傲目中无人了,连这样的新闻单位都看不上。

  没想到听到寇溪的担心之后,他隐隐明白为什么一个单身母亲可以教养出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人家从一开始站的高度就是不一样的,人家想要的舞台更大,这就是胸怀这就是格局啊。

  寇溪不知道面前的两个人是怎么想的,她是发自内心不想让牛牛太过高调。正如她所说的,给了这个孩子太多的光环只会害了这个孩子。牛牛的自尊心这么强,过早的成名过早的成功,后面如果遇到挫折遇到失败,他是否能够撑得住。而且太过万众瞩目,所有人包括他的教练、队友甚至同学都对他期望过大。一旦失败了,那么捧他的这些人同样会狠狠地将他摔下去。

  寇溪初心是让这个孩子锻炼身体,运动可以让他发泄情绪可以培养他承受挫折的能力。她只想要这个孩子忘记曾经的痛苦,只想让他一辈子都能够遵循本心活着。

  “看来高沂南妈妈果然教子有方,这次期末考试之后的家长会你得发言啊。”宋老师笑看着寇溪,言语间流露出更多的尊重来。

  寇溪两世为人接触过的老师不多,上一世她没有孩子。这一世的老师中,长庚小学里的王校长、陈老师都是难得的好老师。真正的可以称之‘为人师表’、‘呕心沥血’的园丁!那几年对寇溪跟孩子们的帮助都很大,寇溪一直都是抱着感激之情的。而且在牛牛得到金牌的第一时间,寇溪就致电了王校长跟陈老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当初他们阻拦寇溪让孩子走上这条路,也是完完全全为孩子考虑。

  来到省城之后的那个班主任,势利眼捧高踩低道德败坏。不仅暗示寇溪要送礼,甚至还无视有钱有势学生欺负人。寇溪对这种人没有还脸色,同样也没有得到过这种人的尊重。

  陈老师对她是同情怜悯更多一些,而眼前的这位宋老师对她的钦佩与恭维更多一些。古人云,母凭子贵。原来到了现代,寇溪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儿子得到别人的另眼相看。这种感觉,对于寇溪来说很新奇也很骄傲。

  “我不会说啥,我也没有文化。”寇溪摆摆手:“我在人前讲话,哆嗦害怕。老师你就别为难我了,要是真这样,我可不敢去家长会了。”

  寇溪的样子并不像是谦虚,宋老师反而拿不定主意了。柔声劝道:“好多家长也跟我打电话,说想听一听这么优秀的孩子是怎么教导出来的。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生家长,他们的孩子天天上课放假了还去补课。高沂南同学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训练上,还能考出来个好成绩,他们也想知道咋回事儿。”

  寇溪苦笑:“勤能补拙呗,还能咋回事儿。”她忍不住站起身来,邀请二人去牛牛的卧室:“你们看看这个孩子的房间,就什么都明白了。”

  两位老师来到牛牛的房间,看见他房间里的陈设以及写字台上的东西时都沉默了。

  有些人先天条件很好,智商高能够举一反三。可如果牛牛真的有这样的好天赋,他的家长怎么会坚持去做一个职业运动员呢?

  “怪不得孩子能拿金牌!”周校长连连点头感慨:“能够拿金牌的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毅力有恒心,对自己下的了狠心。”他的手指在写字台上敲了敲:“这一摞的练习册,看的出来孩子下了苦功的。”

  寇溪走到一旁拿起一个厚厚的本子:“我没有念过大学,不知道该怎么辅导孩子。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让牛牛准备一个错题本。平时做完了练习册之后就拿阶段考试卷子来测试,然后把错题认认真真的抄在本子上。他平时在队里训练,只带书跟错题本。一遍一遍的看,反复琢磨错的知识点在哪。”

  宋老师听的连连点头:“这个方法好,勤能补拙。回头开家长会,我就把这个方法讲给他们听。”

  第五百零五章 金牌带来的麻烦(二)

  “对对对,等到周二下午开全校教师大会的时候,我也跟老师们说一说!”周校长恨不得现在手里有一个照相机,将高沂南的书桌拍下来。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似的,笑着建议寇溪:“要不让记者也来家里拍拍照?看看咱们附中的孩子平时都是多么的努力。”

  寇溪忍不住问周校长:“为什么省城晚报的记者会去学校做专访?就算是采访,应该是先采访教练吧?我儿子虽然拿了个金牌,但也不至于受关注到这个程度啊?”

  周校长神色诧异的看着寇溪,忍不住反问:“你真的不知道?这是上头特意安排的。”

  “特意安排的?我真不知道啊!”寇溪一脸的雾水,越发的不解起来。

  “教育局的董主任,你们不是朋友么?我记得当初高沂南入学之后,他还特意跟我打过招呼来着。他儿子董志恒跟你们家的高沂南还被分到了一个班,这也是我特意挑到宋老师班里的。”周校长觉得莫名其妙,这种事情他以为大家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啊。怎么当事人不知道呢?他看了一眼宋老师,宋老师也一直以为高沂南跟董志恒关系好是因为两家家长关系很亲密。

  宋老师看着寇溪的眼神有些古怪,似乎有什么话难以说出口似的。

  寇溪哪有猜不到的,不过这个时候不是解释这些的时候。她又问道:“你说这是董迎磊的安排?他安排什么了?他找的记者?”

  “也不全都是董主任,咱们教育局年底也是要有一些成绩的。各个区的学校都正在争夺荣誉,咱们附中虽然往年也都在市里面得过表扬。但是这次露了这么大的脸,确实有董主任的帮忙。”说着他就将自己去教育局开会的经过说了一下。

  作为各个学校的一把手,周校长经常要去教育局报道。摊上了一个喜欢开会训话的一把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且多跟同行交流交流,也没什么坏处。可问题是各个学校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是几个重点学校争夺的那是相当厉害。

  “省师范中学这块金字招牌其实给的是咱们学校的高中部,人人都知道师范附中高中部牛,这个附中的初中部跟一中还有八中还是差了点意思。”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跟不要说身为教育局‘准家属’的寇溪了。

  周校长在这件事情上也不隐晦,老老实实的告诉给了寇溪听。

  “这不年末我们又要进行评选了,这个市优秀中学的奖得不得的没啥大用。问题是这跟我们学校老师评职称可有关系,就比如一共十个名额分好的学校四个,分中等学校一个,那有些学校三年两年也分不到一个。这就是整体实力的问题,也是校长能力的问题。”如果学校资历高级别高,那么作为一把手的校长权利更大,官途更顺畅。三流学校的一把手调转工作能去什么地方,一流学校的一把手能混出个什么名堂,这种事情还用说么?

  所谓论资排辈,你辈分再大资历再久,如果背后的环境不行,那只能说你无能。如果你背靠大树,哪怕你能力一般也一样是个牛人。

  寇溪一直都在会计班学习,一边还托人弄个函授。她就听人说过:“有些人从中央财经毕业,啥也不会就能去大国企的财务部上班。我们这种旁门左道的人学了一大堆实际操作的人,只能去小企业里混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