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2 / 2)


  “原是章家婢子?”

  管家再沉吟一下:“是,是章家婢子。”

  “她在哪儿?”

  “阿郎在时,不让她往前面来,她这会子应该在自己屋里。”

  崔熠抬眼,“那是不是?”

  灵堂门前,芙蓉显然也看见了谢庸等,扭身走进灵堂去。

  谢庸、崔熠、周祈快步走过去,灵堂里已经一片骚动。

  “你别乱来!别乱来!”鲁清源惊慌的声音。

  谢庸、崔熠、周祈拨开人群,鲁清源被芙蓉揪住圆领袍后领,一把短剑比在他的脖颈上。

  周祈缓步上前:“你放下剑吧。鲁清源犯的罪孽,会有国法惩治,你这样不明不白地杀了他们,别人只会说你是恶人。”

  芙蓉凄然一笑:“我以奴杀主,不管杀的是个什么畜生,我都是恶人。奴婢比牲畜还贱——”

  周祈正待再劝,芙蓉突然手下用力,鲁清源颈间血喷射出来,周祈抢步上前,那剑却已又被芙蓉回手插在了自己胸腹上。

  鲁清源睁大眼,肥胖的身躯轰然倒地,芙蓉在周祈臂膀间亦缓缓软倒。

  宾客和奴婢们一片叫喊,周祈忙蹲下,把芙蓉放倒,用双手去堵她顺着剑流出的血。那血汩汩地流着,却如何堵得住。

  “是我自己杀了章端吉和姚万年,青凤是被我胁迫的,贵人,贵人——”芙蓉眼中闪出求肯。

  周祈点头,用扯下的一段内袍堵她的伤口,袍子很快便染透了。

  芙蓉一笑,嘴里咳出血沫子,原本苍白的脸突然带了一抹红润,轻声问:“我死了,魂魄能飞回到彭蠡湖吗?”

  周祈再点头。

  芙蓉微笑着闭上眼睛。

  周祈堵着她伤口的手过了一会才松开,满手的血。

  谢庸轻声道:“她也算心愿已了。”

  周祈点点头。

  谢庸、崔熠、周祈带着两具尸首回大理寺。

  芙蓉已死,唯一可能知道真相的便是青凤了。青凤双目红肿地再次跪在堂前。

  “先说说芙蓉吧。”谢庸道。

  青凤哽咽着点点头,“她就是白鹄。她本是彭蠡湖边渔家女,十四岁的时候来到章家。她性子倔,长得又好,被阿郎收拾得最狠,身上各种各样的伤,有几次差点熬不过去了……我们比她大些,看她着实可怜,便多有照顾。她对我最交心,说出当年上船卖莲子被阿郎、姚公还有鲁公……阿郎又干脆去她家买了她……”

  “她骨头太硬,阿郎磋磨她磋磨得最狠,她实在熬不住了,在汴州的时候投了水。那么急的水,我们本以为她一定完了,谁知有一回我去姚家船上送糕点果子,竟然见到了她。我们只略叙了两句,她说因通水性,当时虽立意求死,却没死成,被姚家的船救了上来。我劝她安生过日子吧,姚公虽也……却不似我家阿郎……”

  谢庸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那日,阿郎从鲁公处回来,喝得酩酊大醉,我伺候他沐浴,出门取新澡豆,回来便见,便见——白鹄把阿郎摁在了水里,我——我上前救阿郎,白鹄用一把匕首威胁我。她说阿郎该死,前两日又祸害了一个湖上卖樱桃的小娘子,那小娘子也是个烈性的,回去就死了。她说,若阿郎不死,以后还不知道还有多少小娘子要被祸害死,或者像她一样被买了,受这活刑……”

  “她又胁迫我一块给阿郎穿衣,伪造阿郎在湖中溺水之相。她用匕首捅阿郎,我拦她,她说水下的鱼会把刀痕咬没,不让我多管。趁着巡夜的不注意,她胁迫我一起把阿郎顺着船帮垂下去……”青凤突然捂着嘴哭起来,再说不下去。

  等她稍微平静些,谢庸拿起案上一把匕首,这是在姚家船只附近捞上来的,“便是这一把匕首吗?”

  青凤点头。

  谢庸又问了几个问题,青凤抽噎着答了,谢庸便让人把她带下去,退了堂。

  谢庸与王寺卿商议:“如今芙蓉已死,亦无旁的人证物证,实在不好判别青凤是自愿还是被胁迫。自来疑罪从去,青凤当按被胁迫论,她无杀人之实,又系不得已,该当不坐。”

  王寺卿看看谢庸,又扭头看看周祈和崔熠,三张年轻的面孔……老叟点点头,“是啊,‘疑罪从去,仁也。’1就按你说的断吧。”

  谢庸叉手称是,周祈、崔熠亦恭敬行礼。

  王寺卿扶着腰走出去,“跟你们这帮小子坐了这半日,难受……”又回头交代谢庸,“把文书做好,放在我廨房。”

  谢庸再叉手称是。

  看着老叟的背影,崔熠道:“那芙蓉在返回途中扔了匕首,或许是没想这么快杀姚万年吧?她水性是真好,看着确也是个力气大的,但她与青凤两个人把章端吉那样的胖子垂入水中……”

  周祈看他,“我一个人就行。”

  “你是谁?”崔熠神色立刻活泼起来,看周祈一直闷闷不乐,崔熠存心哄她,“你是满长安城最厉害的女郎。是不是,老谢?”

  谢庸点头:“嗯,功夫好,心肠好,性子好,哪里都好。”

  崔熠点头点了半截儿,觉得有点别扭,看看谢庸,谢庸微笑一下,看一眼周祈,走去写结案文书。崔熠又看周祈,周祈负着手,挑眉看他。

  崔熠便把那剩下的半截点头点完,“老谢说得对!确实哪里都好。”

  作者有话要说:  1贾谊《新书·大政上》

  第104章 妖与书生

  谢庸要写结案文书, 崔熠、周祈先走。

  谢庸叫住周祈:“今日夏至, 晚间过来吃冷淘吧。我看唐伯买了蛤蜊放在盆中吐泥,约莫是要做蛤蜊菌菇茱萸酱当浇头,虽有些辣,却鲜得很。应当也有鲈鱼片和豕肉丁子的浇头,你若爱旁的,提早与唐伯说,让他给你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