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第395节(1 / 2)





  等封辞和计存善把东西搬到云笙的后备箱后,他们就出发了。

  “舅妈,那我们走了。”云笙说道。

  “好,一路顺风。”唐明丽叮嘱。

  然后,她就看着云笙的车消失在视野里。

  同时,她在心里暗骂云焯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回家一趟跟她告个别。

  想了想,又觉得自己好像太矫情了。

  云家人多的是直接在军营里就出任务了,一走数月没有消息的。

  有些任务她事后能知道一些,更多的任务,她到现在都还是不知道的呢。

  这么一想,她就释怀了。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父母就该放手。

  不要去想在孩子的心里谁比谁重要。

  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她甩甩手,准备待会儿去找自己的姐妹团聊天说八卦去。

  顺便问问现在京城娶媳妇的标准,她得先准备起来。

  云焯和卓玛早就等在招待所门口,等看到云笙的车过来了,就直接开车跟了上去。

  这几年,华国一直在修路搞基建。

  云笙现在在车上坐几天也不会觉得屁股被颠碎了。

  她看着窗外的大马路,由衷地感慨:“我才多久没有出来啊,外面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啦。”

  封辞笑着说道:“你看路上,是不是多了很多自行车?”

  云笙就扒着窗户开始关注外头的行人。

  “真的呢!”云笙回答。

  他们车速不慢,很早就离开京城了,这会儿他们已经开出京郊,到了附近的农村地界了。

  云笙对这附近都是有记忆的。

  主要是她常常过来“进货”,在附近晃悠久了,就算没有来过,也能知道这边大概是什么个模样的。

  从前,这里可都是泥泞的土路,整个大队里有一两辆自行车就是很富有的大队了。

  且那会儿农村的日子苦,即使是离京城很近的农村,也苦。

  日子过的不如意,底气就不够足,老百姓们出门在外的时候就很少有抬头挺胸,面带微笑的时候。

  而现在,云笙在路过的行人身上看到了满怀希望的笑容。

  不说满脸骄傲骑着自行车的,就是挎着菜篮子走在路边的大娘大婶也都是满脸笑容,龇着大牙跟身边的人说着话。

  云笙能在她们的脸上非常轻易地看到希望和幸福。

  阳光下,云笙的笑容越来越盛越来越盛。

  云笙心情好,车上的封辞和计存善的心情也好得不得了。

  他们从前出任务的时候天南地北的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比很多高坐庙堂的人要清楚很多很多。

  当然了,他们的政治敏感度比云笙高很多,也很能从一些政策中嗅到华国已经渐渐崛起的味道。

  但心中隐隐的认知和这种在路上随机看到老百姓生机盎然的模样对心里造成的冲击是不一样的。

  “咱们华国会越来越好的。”云笙说道。

  封辞和计存善都点头认同。

  这在他们看来是期许,在云笙的嘴里,却是阐述事实。

  第104章

  出发去川省后, 云焯就没有瞒着卓玛,把大寨那边的事情可能比她想象中的要严重很多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卓玛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很相信,但见云焯说完后, 云笙也跟着点头, 她脸上的血色就一寸寸消失了个干净。

  “所以,阿爸跟我说让我来京城找你求助,其实根本就没想着让我回去?”

  “应该是这样的。”云焯说道。

  他握住卓玛的手:“不过,他们暂时应该不会有事情的。”

  “大寨那边有天然法阵, 那些人进不了大寨,也伤不到你阿爸他们。”

  卓玛眼泪汪汪地说道:“可是,我跟云笙探讨过自然法阵的事情, 自然法阵是有可能因为各种自然因素发生一些细微的改变的”

  “万一呢?”她看向云焯, “万一自然法阵出了什么问题,我阿爸和族人们可怎么办?”

  那些围着大寨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上比坤族人先进的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