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第79节(1 / 2)





  但干部工资高,待遇好,的确能给她一个更好的生活。

  大概是因为这样,才能结婚好几年还养得水灵灵的吧。

  老男人和小娇妻的组合,没有老男人不疼小娇妻的。

  两个人做了自我介绍,年纪更大的那个人说:“我是宣传科的谢科长,这是广播站的陆站长。”

  “乔同志,你做下自我介绍吧。”

  乔薇的腰背自然挺直,并不僵硬,显示她并不紧张局促。

  “我叫乔薇薇,22岁,军属,高中肄业,擅长文字类工作。与广播员的工作范畴比较对口。但我缺乏经验,还需要在领导们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进步。”

  两个中年人点点头。

  陆站长打开手里的文件夹抽出一张纸:“你朗读一下这个。”

  纸上有两段文字,乔薇飞快地浏览了一遍,清清嗓子,开始朗读。

  第一段文字特别简单,就是广播的开头语和结束语:

  “下河口镇人民公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十点零五分,转播永明县人民广播站节目。”

  “下河口镇人民公社广播站,本次播音结束。再会。”

  停了停,她开始朗读第二段,是一段新闻,看时间,是去年的新闻了:

  “人民日报号外: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196x年10月16日,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

  “好了,停。”谢科长叫停。

  他和陆站长都有点懵:“乔同志,你是从北京来的啊?”

  “不是,我是林市人,结婚之后随军到镇上来的。”

  那两个人觉得不能信:“林市也不远,林市人的普通话能说得这么好?”

  身体有记忆,乔薇平时说话如果不刻意矫正口音的话,虽然说的也是普通话,但很自然地带着原主乔薇薇的林市口音。

  但刚才领导让她朗读,读的又是新闻稿,乔薇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是最最标准的普通话。

  两个领导听着,觉得和县广播站转播过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的腔调也没什么区别了。

  在职场上磋磨过的社畜脸皮都厚,乔薇大言不惭腆着脸说:“靠苦练。”

  真真戳中了领导的心窝子。

  两个领导对视感慨:“这回军区总算……”

  总算推来个像样的人。

  要知道,上一个被军区推送到广播站的人,外号叫“管不着”。

  因为她的“普通话”播音是这样的:

  “下河口镇人民公社管不着,现在开始不音。十点零五分,转不永明县人民管不着节目。”

  “下河口镇人民公社管不着,本次不音结束。再会。”

  第63章

  孙科长直接宣布乔薇考试通过。

  吐字清晰, 字正腔圆,讲话条理明白。就这几条,就已经可以合格了。

  其实部队塞过来的军属, 就是考试不合格也不能退回去,还是得给她一个岗。但这次要找的是能干实事的,如果来的军嫂实在不行, 还得再找一个。

  人员就是这样形成了冗余。

  一个岗位可能同时存在好几个职工,但真正干活的可能就那一个人。

  乔薇考试合格, 没有立刻起身, 她说:“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

  谢科长说:“你说。”

  乔薇问:“我的工作向谁汇报?”

  “我。”陆站长说, “我是你直接领导,我有事决定不了,咱们再找谢科。”

  那就是把广播站挂在了宣传科的下面。

  乔薇接着问:“我有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日常我可以带他一起来上班吗?”

  谢科长说:“军区大院我记得有托儿所?”

  乔薇说:“托儿所的老师都是军属, 来自各个地方的……嗯, 公社。很多的育儿理念跟我冲突,所以我没有把孩子放到托儿所去。”

  两个领导一听秒懂。

  这个乔薇薇虽然也是军嫂, 但很显然她是个城市文化人。他们也知道,大部分的军嫂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瞧,人家乔薇薇说话的时候就避开了“农村”,用“公社”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