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5章:事后(1 / 2)





  直到天明,李权一直忧心忡忡,彻夜未眠。安馨荷也如此。夫妻二人相顾无话,因为他们都知道来自皇上的命令多说什么都没用。唯一能让两人安心的就是昨夜离开时皇上并未多说什么。虽不代表事后没有牵连,但至少没听到皇上的宣判,证明暂时是安全的。

  事后,李权有些后悔,因为他知道如果皇上决定了的事,岂能有自己三言两语而改变?该南征一样会南征,时间绝不会受影响,反而还会让惹得皇上不喜。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勾当以后还是少做为妙。

  太阳挂在山头,天刚蒙蒙亮,李权一如往日上朝议政。

  今日上朝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安馨荷颇为担心,一路送至门口也依依不舍。为了不让家人瞧出什么端倪,安馨荷也不好表露心迹。李权小声劝慰之后终是分离。

  今日,跟李权一样抱着忐忑心情的人还有很多。进入皇宫后,不少人朝李权围拢过来,都想说些什么却开不了口,左后化成了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李权有些莫名其妙,心说自己还没这般纠结呢,你们叹个什么气?

  一行人沉默不语地往太和殿去,走着走着,后方有人快步插上,回头一看,发现曾经被李权监考的一名考生,因李权的赏识现在已经被提拔到能上朝议事的等级了,可见跟着李权混升迁速度有多快。

  李权只是看得眼熟,对方年轻气盛,所以也不懂什么顾忌,张嘴就问道:“李大人呐!昨夜您怎能做出那样的……您明知道皇上用兵之意,您怎么还?”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觉得此人问出这样的话有些不妥当,但此人问的恰恰又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所以皱眉归皱眉,但所有人的耳朵都竖起来。

  李权知道所有人都好奇这问题,心想自己现在不说,估计之后也会被百般询问,回答肯定是要回答的,但总不能说自己老婆是大华的公主吧?

  想了想,要堵住悠悠众口,理由要足够让人信服,所以也顾不得做作了。

  李权昂首挺胸,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尔等还不明白?本官昨日诗作不是已经表明心迹了?”

  “恩?”众人闻言一愣,“诗作表明心迹?”

  这时,周围众人脑海中都浮现出诗词的内容。现在一想好像还真如李大人说的那样,理由已经在诗中讲得很清楚了。描写战乱带来的影响,一者是反对战争,二者是同情战乱中的百姓。

  难道李大人触怒皇上是为了天下百姓?

  “这……”

  大臣们相互看着,好像都不知该如何形容。这的确算个理由,但是……但是这天底下真的有圣人么?为天下苍生想,从来都是圣人们骗取人心的口号而已。别人或许不了解,但这些高官可都是人精,哪个会不知道天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现在忽然冒出一个人来说自己为了天下苍生而反对皇上用兵,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假的。可转念一想,李大人的身份何须装圣人来骗取眼球?任谁站在李大人的角度一想,只要老老实实顺着皇上的意思来,这天下大统都有可能是李大人的。谁Tm吃饱了撑的去跟百姓叫苦?

  如此一分析,再看李权那高傲的眼神,忽然间让众人觉得李大人的理由很充足,至少对于他这个人而言是足够说明的!

  但是……

  为了虚无缥缈地天下百姓而触怒皇上,其代价是有可能断送前程啊!

  想到昨夜皇上让李缘和李权作诗,那李缘嘴都没张一下,却让李权在皇上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想想都觉得冤呐!

  “妇人之仁!妇人之仁啊!”

  众人愁眉不展之际,又是那年轻官员拧眉长叹。这时候,一边的官员也忍不住了,纷纷开口抱以遗憾。

  嘴上说是遗憾,其实内心对李权是失望透顶,只是不好说得太严重。

  李权看着周围人的表情,莫名地一阵心烦意乱,他虽不是为天下百姓而为。但见他们的表情,心道为民请命就真的这么不堪?就要被人看作白痴?那天下百姓真就一文不值了?

  想到这里,李权忽然不想与他们为伍,加快脚步往大殿而去。

  跟李权说话的官员都是李权坚定不移地支持者,不管李权做什么,他们也只有想办法支持,在如此敏感的时期改变站队,那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看这李权远去,几个官员开始商量。

  任何事情总是有利有弊,昨日李权的作为在皇上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现在只有想办法在别的地方挽回一些。

  商量中,早朝已经开始了。

  ……

  ……

  朝堂上,气氛有些奇怪。一切都很平静,该上奏的上奏,该发表意见的发表意见,皇上也会拿出一些自己捉摸不透的奏章上来询问众人意见。

  这些都跟平常一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