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8章:最后的站队(2 / 2)

  ……

  公开斩首李权,这消息来得突然,但传播得更加迅速!

  暗流涌动的京城官场各大世家的家主纷纷揣度皇上的用意。

  这是真杀还是假杀?

  朝堂上皇上的愤怒应该不是假的,因为事情牵涉到一个州的归属。至少所有大臣都这么认为。

  因为人们都以为皇上是真的怒了,而且夷洲事件需要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来背锅,所以皇上真的把李权杀了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但是,想着皇上之前对李权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他的种种特殊照顾,又很难让人相信皇上会真的这么做!

  真杀假杀一时猜不透,但有一条可以肯定。皇上之所以这么突然下达命令,其用意就是不想让任何势力影响事情的发展,更不想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斩首李权的消息在天明前已经让众多大人物大势力得知,天明时,李权还未被押赴刑场之际,京城已经活了。

  京城各个街道的大户院落中,形色匆匆的老爷官爷们,冲出家门,飞奔在黎明破晓前的街上,甚至有人都来不及穿戴齐整。

  这绝对是京城的一大奇景。

  平日里,这些足不出户,出户亦不见人的大老爷忽然变得比京城的小商贩还要勤快,京城的大街小巷中沉积的露水还未干,地上已经留下了杂乱的脚印。

  今日清晨有多少人着急出门?没法估计。但人流渐渐汇集,他们都保持同一个姿势,低头快步,相顾无话。但他们选择地却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个方向是皇宫,另一个方向是皇子李缘的别院。

  前者急匆匆赶往皇宫是要面见皇上,公公们拦都拦不住,不得不将皇上叫醒。而这些大臣为的只是给李权求情,求皇上收回皇命。

  而另一行人到了皇子的别院,同样是拦都拦不住,而他们却不是要落井下石,却是劝诫李缘即刻面见皇上替李权求情。

  至于其中原因嘛……其实不用讲明。

  整个京城的大人物天不亮赶到各自的去处竟都是为了李权!

  而皇上和皇子两人的态度却出奇地相似。

  先耐心地听完所有人的陈述以及他们的请求,然后风轻云淡地说自己知道了,然后摆摆手叫众人退下。至于,实质性地行动却是没有,叫一众人干着急。

  众人着急当然不是担心李权的生死,而是关心自己此次的选择是否正确。

  这次斩首不仅关系到李权生死,皇上对夷洲的态度,而且还代表着皇上的一个命令,所有人都必须选择站队了!

  从李权来到京城的那一刻起,站队一直是潜藏在京城官场中的博弈。李权和李缘一直是未来皇权的争论焦点。

  满朝文武到底支持谁站在谁的一方,不仅是大臣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皇上关心的问题。因为作为帝王必须要知道这些。

  早在之前,皇上的多次行为已经在暗示文武大臣要有觉悟,只是之前的动作过于隐晦,大部分人保持中立,处于观望状态。而皇上最讨厌什么人?既不是李权的支持者,也不是李缘的支持者,恰恰就是这些保持中立的家伙!

  这些人不是不懂,而是想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等到事态明朗之后再做出选择。

  这就像在一场赌博中,赌徒想看了点数再下注,这种玩儿法怎么能让人接受?所以,皇上这次直接来狠的了!

  斩李权!

  将这消息抛出去,不管是真是假,先看看这些大臣的态度再说!因为事关一方势力的生死,如果李权真的死了,而还有官员没做出选择,这无疑代表这些官员触犯了官场禁忌,皇上的耐性可是有限的。

  故而在消息传到大臣耳中时,所有人都第一时间整装出门,唯恐错过了这最后的时机。

  就是还在床上啪啪啪的家伙也不得不将美人儿撂下,提着裤子就来了。

  ……

  ……

  送走了大臣,皇上很满意这样的结果,一边整理行装,一边问身边的公公:“刚才屋外有多少人?”

  公公声音婉转:“回皇上,共五十七人。”

  “李缘那里有消息么?”

  “回皇上,有消息了。皇子殿下今早迎来了二百三十三人。”

  “二百三十三?”皇上眉头一皱,“有没有没动作的?”

  “回皇上,没有,所有大臣都出来了。”

  皇上点点头,挪步想要出门,身后公公忽然开口;“皇上,刚才接到一个消息,奴才不知该不该说?”

  “说!”

  “皇后娘娘也天不亮地出宫了,好像去了皇子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