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二十三章原来你是这样的四爷





  曹氏一族在江南只手遮天,难怪四爷如此震怒。

  如今四爷在微服私访,自然是隐而不发,皇商外侄的身份,足以让这些狗仗人势的爪牙忌惮。

  四爷要与张廷玉到官窑里查探一二,李金桂对这些政务实在提不起兴趣,于是索性扭头回了大宅。

  书房内,李金桂正准备将四爷换下来那件带泥巴的袍子洗了,却不小心将桌案上那些小山高的折子甩落在地上。

  “惨了惨了!”

  “你们先出去!”

  那些奏折都带着特殊的徽记,俨然是三品大员才有资格呈到御前的密折。

  四爷登基没多久,就做了一个几乎要把他自己给累死的决定,完善密折制度。

  为了熟悉和掌握国家的各项事务,确知各种实情,将密折制度进一步扩大化和强化,他下令各省督抚密上奏折,凡三品以上官员都可直接上奏。

  这样做有明显的好处:官员密折上奏,上奏的人数多,使得事情不好隐瞒,也不敢隐瞒。

  某件事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别人奏了,自己不奏,就是渎职。

  上奏之权没有人可以垄断,歪曲事实的奏报可能被其他真实的奏报揭露,所以普遍密奏也有利于雍正了解事实真相。

  封疆大吏在上任前,四爷会把这些人叫到跟前亲自训勉,并分别交给他们一个密匣,上有两道锁,而钥匙则只有皇帝和拿匣子的大臣才有。

  大臣会不定期地将一些重要情况写成折子,不走正常的渠道,而是用这个匣子直接送给皇帝亲拆御览。

  皇帝有什么指示意见,随手用朱笔批于折后,然后再密封发还给原奏人,所有内容除君臣二人外界不得而知。

  李金桂总当着四爷的面嘲笑他是个劳碌命,管天管地管空气。

  四爷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雍正初年的一天,有一个官员买了一顶新帽子,第二天上朝免冠谢恩。

  四爷竟是跟他半开玩笑地说,不要把你的新帽子搞脏了。

  状元出身的王云锦有一天跟亲朋好友玩叶子戏,叶子突然丢了一片。

  第二天上朝,四爷问他昨晚上怎么打发的,王云锦如实回答。

  四爷笑道:“不欺暗室,真状元郎。”

  然后从袖子里拿出王云锦昨晚上丢失的那片叶子让状元爷拿回去把那一局接着玩儿完吧。

  把人家状元爷王云锦惊得目瞪口呆。

  真是服了这掌控欲强到变态的男人,就算微服私访,也闲不住的要亲自处理奏折。

  李金桂有些愤愤的将散落一地的密折拾掇起来。

  眼神无意间扫过其中一份展开的奏折朱批御笔,她顿时如遭雷击。

  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

  这句话怎么感觉是说给女子听的情话!她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将那份碍眼的奏折抓到手里。

  待到看清楚奏折上的内容后,顿时如释重负。

  “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口心相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