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代嫁_111(1 / 2)





  上到朝野, 下到民间, 都止不住的沸沸扬扬的议论。虽然往年赈灾银两或多或少会被贪掉一些, 但像今年这般嚣张的可谓前所未见!三十万两啊, 全部都不见了!

  而王曦何和刘钧的口供, 也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所有人都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国库那里清点了银两,签字画押,再抬进王曦何门府的。结果青天白日, 东西就蒸发了, 谁信?

  也没有人看到银两被抬出来, 如此多的数目, 要搬运也要好多的人手, 光是一顿饭的时间,就没有了?开什么玩笑!

  当然, 从这个角度来讲,刘钧和王曦何也没时间没可能把三十万两银子藏起来, 但别人不管啊。是在你这里出的事, 你就要背全责,签字是你签的, 画押是你画的, 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你抬着箱子走了, 结果转头说银子全没了,是谁的锅?

  反正王曦何和刘钧必须认罪。

  一日之间,他们就从前程可期的青年才俊变成了人人唾骂的阶下囚, 被关进了大牢等待审讯,如果贪污罪名落实,那以如此之大的数目来看,即日问斩都有可能。

  问题在于,这确实不是王曦何做的,刘钧也没有。

  他们是多傻,多有病,才会拿刻有国库印记的银两去挥霍,还在自己家闹出这么大的事?闹得人尽皆知,一点挽回余地都无?

  就算是穷疯了,也不至于在刚拿到手就干出这种事啊,好歹也有装个样子啊。聪明人想一想都知道,是有人栽赃陷害,摆了他们一道。

  这一点,朝中的大臣都看得明白。

  但没办法说。

  钱丢了是事实,丢在他们手里也是事实,现在居然还找不回来,那第一问责人是谁?必须是这两个替罪羊啊!就算不是贪污的罪名,一个失职也是板上钉钉,怎么说都能扒下一层皮来。这听上似乎有些残酷,但也算得上是依法治罪。

  不过事情的重点不是这个。

  凡是有三分心思的人就要开始想了,这事儿肯定不是两个愣头青干的,那是谁要往他们身上泼脏水?谁能闹出这么大动静?三十万两啊,赈灾的银子啊。这锅谁背,谁都得玩完。

  那问题来了,谁会为了陷害两个年轻人干出这等事?手笔这么大,当真只是为了干掉两个马前卒?

  当然不可能。

  那么对方真正的目的就只有一个,是通过这两个小卒为纽带连接,搞死他们幕后的,皇后。

  皇后才是此事指派任命的人,出了问题,他也脱不了干系。

  如果能借此事扳倒皇后,那三十万两白银,还真不是什么大手笔,是相当划算的买卖。

  只是可惜益州百姓,在这场斗争中被当了枪使,真可谓人命贱如草了。

  想通这一点的人,无不毛骨悚然,背脊发凉。

  而近日的朝会发展,也完全证明了他们的猜测正确。

  虞长笙在朝会上公然攻击皇后,称对方不擅于用人,任命失误。在皇后当众致歉后他依然不肯罢休,更进一步,指责是皇后私吞了那些银两!

  满朝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