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2 / 2)


  “啊啊啊, 现在简直完美了!”严芳在尖叫之余还忍不住夸了一嘴自己“我可真是太棒了!”

  林皎月现在对她的咋咋呼呼已经免疫了,但周丽萍显然还没有:

  “小芳啊,我耳朵都快要被你给炸掉了,你们在外面闹些啥呢?”

  “周婶,我们堆了一个超级大的雪人。”

  周丽萍从厨房走了出来,看到她们堆出来的雪人,语气十分的嫌弃,“你们俩这一大早上就堆了这么丑的一个雪人?”

  “周婶,这个雪人哪丑了?”

  “不丑不丑。”周丽萍十分敷衍地回答了一句,然后催促道:“你们俩赶快来厨房帮帮我,咱们今年争取早一点吃年夜饭。”

  吃过早饭后,林皎月和她妈负责做年夜饭,严芳负责贴春联。

  今年的年夜饭因为有严芳的加入,饭桌上热闹了不少。她每吃一道菜都要给出一个评价:

  “月月,你做的粉蒸肉好吃!”

  “周婶,这个腊肠好香啊!”

  “哇,这个小鱼干真酥脆!”

  ……

  林皎月吃着吃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许清风。

  趁她妈起身去盛饭的时候,她凑近严芳小声问道:“你们没有回家过年的知青在哪吃年夜饭啊?他们是自己做还是和村里人搭伙吃啊?”

  严芳用手抹了一下嘴,说道:“你其实是想问许知青吧?”

  林皎月飞快地摇头否认了,“不是!”

  “嘁~”严芳拖长了音调,“月月,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脸红成啥样了?”

  林皎月心虚地摸了摸脸,触手一片滚烫,她强自镇定地说道:“哪有?肯定是你看错了。”

  “月月,你要是不肯说实话我可就不告诉你哦!”

  林皎月把头扭到了一边,“不说就不说。”她也不是非知道不可。

  周丽萍刚好从厨房盛饭出来,好奇地问道:“你们俩在说些啥?”

  林皎月正在夹菜的手忍不住一抖,她和严芳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没什么。”

  周丽萍也只是随口这么一问,看她们两人都否认了也没再继续问下去,转而说起了后天的安排,“明天大年初一,小芳你恐怕要一个人待在知青点了,我和月月要去她外婆家一趟。”

  林皎月的外婆住在禾梨村,她总共有一子二女,林皎月她妈妈是最小的,他们三兄妹关系不是很好,要不是老人家还在世,他们恐怕过年过节都不会走动。

  严芳把嘴里的香肠咽了下去,“那初二你们会在家吗?”

  “初二我们在家,月月的一个叔叔要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林皎月就和她妈去了禾梨村。

  还是和往年一样,外婆躺在床上意识不清,舅舅舅妈十分冷淡,连表面的客气都没有。两个表哥倒是挺客气的,但彼此之间都很生疏拘谨。

  等林皎月大姨他们一家来的时候,他们热热闹闹的像一家人,周丽萍母女俩就像是外来的陌生人一样和他们格格不入。

  她们母女俩强撑到吃完早饭,吃完饭后,周丽萍又去看了一眼她躺在床上的母亲,“妈,我和月月回去了。”

  几人连假意挽留都没有,全都坐着一动不动,还是两个表哥把她们送到了门口。

  等走远后,周丽萍才出声感慨道:“如果不是你外婆还在,我是绝对不会来这里的,这样的亲人真的还不如陌生人。”

  周丽萍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被送去了姑妈家,很大了才被接回来。接回来后,她和他们关系不好,三天两头地打架,通常都是他们两人打她一个。再大一点,各自都成了家,虽然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打架,但他们的关系已改善不了。

  林皎月没有出声,只紧紧挽了她妈的手臂,每年回外婆家,母女俩心情都不好。

  “月月啊,虽然我和你舅舅、大姨关系都不好,但有他们在,村里人至少不敢明目张胆地欺负我们娘俩。你呢,没有兄弟姐妹,要是再嫁得远一点,你要是受了什么委屈,我都不知道,更不能给你撑腰。”

  这是她一直担心的一个问题。

  “妈,嫁近嫁远,人不好都没用。”

  “你要是嫁得近我至少可以照看一二,受委屈了你可以回家,可要是嫁远了,我也鞭长莫及啊。”

  “妈,不管我嫁到哪里,我都要带着你走啊,我可以自己挣钱养活你。实在不行,我就招婿。”这是她最近的想法,她怎么也不可能把她妈一个人留在家。

  周丽萍心里很感动她的一片孝心,但她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哪行啊?你婆家怎么可能同意你带着我嫁过去?招婿就更不可能了,除了穷得吃不起饭的人家,谁愿意让自家儿子去做倒插门啊?”

  林皎月听了很苦恼,“妈,那我可不可以不嫁人啊?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根本嫁不到合心意的人。”

  “净说傻话。”因为是新年第一天,周丽萍也就没过多斥责她。

  她们到家时,远远地就在家门口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陆叔!”林皎月看见他很是高兴,不自觉地小跑了两步,她对他亲近,小时候不懂事还叫了他好长一段时间的爸爸。

  “怀远,你今年怎么初一就来了?”

  陆怀远先是揉了揉林皎月的脑袋,才回答她的问题,“嫂子,我明天有事来不了,所以我今天提前来。”

  林皎月突然想起他今年就要调去省城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周丽萍打开了院门,“走,咱们进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