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6节(2 / 2)


  了然大师是个骗子!

  是个高大人口中沽名钓誉顺着客人想法批命的人!

  百姓愤怒之余,事情飞快传开。

  还唐大人沉声问:“了然,你还有什么话说?”

  了然又是一礼:“大人,当年这位施主前来,分明对孙女厌恶至极。贫僧那般说,也是想救小施主一命,远远送走,总比留在府中夭折要好……”

  苏允嫣面色一言难尽,合着沈妙宜还得感谢他?

  这也忒不要脸了!

  唐大人有些怒,问:“可是有人指使你?若是真有,你只管说出来,本官会从轻发落!”

  听到这话,了然毫不迟疑,伸手一指栗欢:“是这位施主前来,捐了五百两香油,拜托贫僧此事。当年她说,她母亲对孙女厌恶至极,若是留在家中,大抵活不了多久。所以,贫僧才说了谎,这也是善意的谎言……”

  总之怎么说都是他对。

  围观的百姓中又有人觉着,了然大师这也是想救人性命,骗人也情有可原。

  唐大人很是为难,这实在不好办。正想把人压入大牢改日再审,就听外面一声马儿嘶鸣,一个着大红衣衫的妇人挤开人群,大喊:“求大人为民妇做主!”

  妇人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将自己所生下嫡子被了然批命,然后被送往乡下养得粗俗不堪的事说了,满脸涕泪横流,字字泣血:“我那婆婆,最信了然大师,听了他的话不与民妇商量,直接把人送走。并且这些年来从不让人教导我儿。可怜我儿身为长子嫡孙,本因金尊玉贵长大继承家业,如今竟变成一个乡野莽夫……求大人为民妇做主!”

  这又是另外一桩案子了。

  今日天色已晚,唐大人退堂,改日再审。

  接下来的两日中,又有好几个人跑来告了然胡说八道害了家中孩子。

  桩桩件件摆到桌案上,了然哪还有一丝高人风范?分明就是一个为了金银而丧心病狂的人。

  几日后,唐大人再次开审,了然搅入了好几户人家家中阴私,经他批命后的人轻则毁了半生,重则已丧了性命。

  了然被判即刻问斩,其余那些与他勾结之人也认罪伏法。

  可被他伤害的人,却不容易恢复。比如一开始那个妇人,她孩子已二十岁,性情脾气都已定了型,想要重新读书接手家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提这些已经闹出来的,还有好多秉承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人家,把家中的那些阴私生生咽下,私底下将了然骂得狗血淋头。

  长安寺风评被害。

  住持多年清修,基本不见外人,将寺中大小事物交给名声在外的了然,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寺中出事,住持站了出来,先是给百姓道歉,并愿意重新帮了然批过命的施主重新看一遍,又将了然逐出长安寺,并且,找出了然所有财物,全部买了米粮,从即日起开始施粥。

  这粥,足足施了十多年!

  可见了然敛财之狠!

  而长安寺长年施粥,渐渐地将失去的名声捡回。十多年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鼎盛。这是后话。

  柯氏母女入了大狱,因为找出了栗欢和了然勾结的事,她本来的三十年又多了十年。她今年都快三十……这辈子大抵都出不来了。

  而柯氏则口口声声喊冤,想要出去。

  了然虽然不对,送走孩子也不是柯氏吩咐。但是,女儿把孙女送走的事她没多久就得知了真相,却从未想过找回孙女,甚至她知道孙女下落,看到儿子儿媳找得心力交瘁却不肯多言一句……已经能证明她是同谋。

  知情不报者,与犯人同罪!

  哪怕翻出了然骗人的事,柯氏的罪名也丝毫没减。

  栗奚失血过多,当日就晕了过去,退堂之后,栗夫人到底舍不得,将人接回了尚书府。

  苏允嫣自然也跟着一起。

  栗夫人看着血葫芦一样昏迷不醒的栗奚,面色复杂,道:“其实,你爹今日这一遭,是他自找的。他……这是为了我们母子三人。只要你祖母在一日,我们就得受她辖制。今日之后,你祖母是死是活都与我们无关了。等到以后你祖母百年之后,我们把人接回了葬了,也是我们厚道。”

  可若没有栗奚今日受的这一场罪,栗家人难免被人诟病。栗斌还小,能用一句不知事翻过此事,可栗奚告母,本身不孝,对栗斌肯定会有影响。再有,苏允嫣身为栗家女儿,以后做了世子妃,外人也会说她得理不饶人,连祖母都不放过。

  本来外面长大的姑娘得了贺朝慬青眼,外人本就酸,发生了这样的事,还不知道要如何说她心思深沉恶毒得连祖母都不肯救。

  现如今栗奚此举,将他和柯氏之间分割开来,许多人都会认为,是栗奚厌恶了母亲,不关底下孩子的事。

  与其说栗奚是厌恶了母亲,不如说他是在母亲和孩子之间选择了后者。

  第350章 瘦死的妹妹 二十九

  血葫芦一般昏迷不醒的栗奚回到尚书府, 府中上下瞬间乱成了一团。

  尚书府多事之秋。夫人生气带着小主子回了娘家,老夫人和姑奶奶被押入大牢。下人们都知道,府中会有大动荡, 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栗奚会因此受伤。

  这样重的伤, 流了那么多血, 一个弄不好,丢命都是可能的。

  尚书府这块匾额, 是因栗奚而挂。若是他出了事……尚书府还在么?

  尚书府不在,他们这些依附尚书府而存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下人们忙乱之余,心里惶惶。

  栗夫人找了城中最好的大夫上门治伤, 可栗奚失血太多,伤得太重,昏迷两日还未醒。

  栗奚割肉还母的事就闹得沸沸扬扬, 本就有许多人暗地里注意着他的伤势,眼见他不醒,听说还发了高热,一时间, 外面很多人都在说栗奚可能会伤重不治。

  惋惜之余,又觉得他太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