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7节(1 / 2)





  赵氏:“……”瞎说什么大实话?

  陆成文还没走远,闻言脸都黑了。

  恰在此时,有人循着这条道过来,边上还有坐在村口的刘婶子伴着,看到陆成文夫妻俩,笑吟吟道:“他们找你二叔,说是迎观在县城认识的同窗。”

  方迎欢一听就有些不信。

  方迎观入了学堂,有同窗很正常。可他一个半大孩子,只读了两个多月,会有这样近二十岁的友人?

  她瞬间就想到了这两天闭门不出的堂妹,有人试探着提及堂妹的亲事,都被二叔二婶不着痕迹地挡回去了。

  好多人都认为方二这时想要留着女儿赚银子给儿子读书,就连方迎欢也是这么想的。

  可现在看来……她仔仔细细打量了一下那个年轻书生,长相冷峻,比起一般书生的儒雅,他似乎整个人要严肃一些,虽然眉眼温和,可眼神疏离,一看就不是随和的人。

  思量间,刘婶子已经带着母子俩进门了。

  方迎欢站在院子外,看到少出房门的堂妹已经出来,柔柔笑着把人请进门。

  她心下顿生不好的预感。

  或许她猜错了,二叔二婶留着堂妹,不是因为想要她赚银子,而是因为有更好的人选。

  刚才的那个读书人,无论有没有考得功名,只那通身的气质就已经少有能及。

  反正……一看就不像是庄稼汉,比陆成文都要好上不少。

  看着向来不如自己的人一跃过得比自己好,普通人心里都会不舒服。方迎欢这会儿就特别难受,她低声问:“你认识那个人吗?”

  陆成文也看着二房的房门:“认识,跟我一起考上秀才的人,在同一个红榜,名温瑾,那一年就我们俩最年轻,他还比我小两个月。”

  方迎欢瞪大了眼:“秀才?”

  第231章 被秀才娘子算计的妹妹 十

  方迎欢坐不住了, 一拉陆成文:“既然是同榜,也算是有缘。当初知县大人宴客,你们俩应该还同席坐过, 于情于理,你都该去打个招呼。”

  陆成文面色复杂:“放榜之后,温秀才大病一场, 知县大人宴客他告罪没有前来。我会认识他, 还是还没参加县试时和他偶然在茶楼见过。”

  对着温瑾, 陆成文心情复杂。

  想当初他以十七岁之龄得中秀才,这样的年纪在府城中都是不多的, 知道的人都会赞一声年轻有为。但是, 同年得中的还有温瑾,温瑾甚至还比他小两个月, 这年轻有为……就轮不到他了。

  想到今年的乡试,陆成文觉得很有必要和他打个招呼。

  二人不是同一个学堂,陆成文可不想自己得中举人时, 被人赞年轻有为的人又是温瑾。

  方迎欢则想到了别的, 进门时低声问:“他跟你同年, 岂不是今年二十了?那他娶妻了吗?”

  陆成文不知道。

  方迎欢则欢喜起来:“堂堂秀才,肯定许多姑娘愿意嫁,他十成十已经娶妻,今日上门……该不会是纳妾吧?”

  陆成文不知道她那些微妙的心思, 满心满眼都想要试探一下当初和他同榜的温瑾如今学问如何。

  当初考中秀才之时, 除了前三,后面的人排名不分先后, 陆成文也不知道他是比自己好还是比自己差。

  读书人需得自谦, 但陆成文认为, 他这些年在府城最好的学堂中进学,而温瑾只是县城,兴许会差一点。

  赵氏听了女儿的分析,深以为然。

  本来还有些不高兴的她,瞬间就放松下来。方迎喜就算能嫁个秀才,也只是做妾而已。

  外面夫妻二人的心思和方家人各自的反应二房不知道。何氏和方二第一回 看到女儿口中的秀才,见他年轻俊秀,正是最想要的那种女婿,顿时满面笑容,招待得周到无比。

  温母早年守寡,不肯再嫁,也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为了供儿子读书,很是操劳。才三十多岁的妇人,看起来像四十多岁。当然了,何氏也差不多,两人年纪相仿,坐在一起挺有话聊。

  来之前,温母还有些忐忑,怕儿子看中的姑娘是个势利的,看中他功名而非看中他本身。直到看到姑娘本人,才算放下了心,那样通透眼神的姑娘,不会是她怕的那种人。

  两家见面,相谈甚欢。

  温瑾有些焦急,好几次看向母亲。

  温母心下了然,也不为难儿子,笑着道:“阿瑾回去跟我说,这两个月多亏了方姑娘照顾。”

  何氏瞬间来了精神,下意识坐直身子,来了!

  温母不负她的期望,继续道:“他还跟我说,方姑娘做饭好吃,想要被方姑娘照顾一辈子……”说到这里,她笑了出来:“这是玩笑话,其实呢,他说的是想要照顾方姑娘一辈子。为人父母的,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我看方姑娘就挺好。如果二位还看得上我儿的话,咱们就赶紧把这婚事定下。”

  何氏唇边的笑容已经止不住。

  方二搓着手,也挺激动。但他脑子还算清明,笑着问:“您家中还有什么人呢?”可别是做妾。

  儿子在读书,如果是妾,他再喜欢温瑾,也只能忍痛拒绝了。

  温母笑着摇头:“只有我们母子,没有别人。”她看了一眼二房的屋子:“我们只是普通人家,这些年为了供阿瑾读书,我还欠了些债。要是你们嫌弃的话……”

  “读书本就花钱,欠债很正常嘛。”何氏笑着接话。

  方二大松一口气。

  “你们能理解就更好了。”温母松了口气:“我们从隔壁镇上来也不方便,今日来呢,一是提亲,要是你们愿意,我这即刻就去找媒人。二来,也是想要问问你们镇上的规矩,入乡随俗嘛,我是怕外人说我们温家低看了人,我是真喜欢方姑娘,可不能让外人误会。”

  温家姿态足够低,就算温瑾是秀才,也表明了求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