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野僧第13节(2 / 2)


  “那必须整上。”

  “河灯放不放?年年都是在大街上观灯,这回要不要换个水里的?”

  “那就再租两艘画舫?”

  “两艘能够?你那儿不是还有三五千个敲鼓的兄弟?”

  “哎呀,这……”

  “看清楚预算,预算!”

  “……”

  窗外蝉声起伏,炎热的日头逐渐被浮云隐没,只有激烈的讨论声充斥在一隅小院里。

  那一日,四人在房中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方案定了三个,此后又反复修改细节,实地考察,核算支出,背后演练,如此,才确定了最终的求娶计划。

  建武二十八年,七夕夜,人山人海的长安城内,一场轰动京师的求娶画面上演。

  看过那场面的人至今都还能想记得当时的震撼。

  街市,楼宇,星河,流水……

  天上,人间……

  凡目之所及,皆是那少年对意中人的誓言。

  从此,论求娶,京师再无人能赢当夜。

  第13章 . 叛军  “我的人?”

  车队逶迤,不知不觉已拐过山坳,纷飞在空中的最后一瓣桃花消失在窗后。

  乔簌簌看着走神的战长林,伸手在他眼前一挥。

  思绪戛然断裂,战长林目光微闪,闭上了眼睛。

  乔簌簌知道他回神了,抱膝沉思一会儿,最后道:“我嘴巴笨,不会说话,我本是想说,郡主心里肯定还是有你的,不然不至于拖到叛军攻城前才匆匆出嫁,你在这个时候赶来,肯定也不会是凑巧。长安到洛阳就那么远,时间就那么多,你要是再不行动,等郡主嫁进了洛阳城,可就真来不及了。”

  战长林闭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爱嫁不嫁。”

  乔簌簌怔然,恨铁不成钢道:“那可是你以前捧在心尖上的人,你就真的甘心她嫁给别人吗?!”

  战长林道:“无所谓,捧腻了。”

  乔簌簌一震。

  便在此时,车外突然传来一记马嘶,间杂隆隆蹄声,泥石流一般从山侧奔来,乔簌簌悚然一惊。

  推开车窗,沙尘弥漫视野,山坳背面,正有一队骑兵冲来,乔簌簌张大了嘴。

  “长林大……”乔簌簌转头,车里已是空空如也。

  奉云城外的叛军首领姓江,单名一个蕤字,起事前,本是奉云县折冲府的一个队长。

  大齐沿袭前朝的府兵制,太平时,当兵的跟普通农民一样,要犁田、种地,等到农隙时,再参加军事训练,以备战时从军参战。换句话说,就是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

  折冲府是专门负责训练士卒、选拔府兵的机构,平素里跟这些军人的接触最多,江蕤又是个侠肝义胆、豪气干云的个性,因而职位虽低,声望却很高。

  一年前,驻守平卢、范阳、河东的三镇节度使武安侯突然造反,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率领二十万雄师南下,所经州县,皆望风瓦解。

  大齐太多年没有发生过内乱,自从苍龙军在雪岭全军覆没后,又一直没能再建立起一支强悍的军队,面对突然反戈的叛军,朝廷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最后竟然仓皇弃都,置百万民众于水火而不顾。

  蒲州介于长安、洛阳之间,一旦长安被叛军攻陷,蒲州就是圣人的最后一围城墙。朝廷南迁后,从洛阳颁发过来的诏令一道又一道,前日征兵,昨日收税,今日复又征兵,收税……

  百姓被压榨在一卷卷黄绫底下,挣扎得流干了汗,流干了泪,再往后,便开始流血了。

  三月九日,奉云县因赋税激增一事爆发官民冲突,一条街巷,惨死七人,下狱十九人。全县震怒,成群百姓蜂拥至县衙门外,要求官府给出说法,换来的却是更激烈的冲突、更惨烈的伤亡。

  当夜,江蕤愤而揭竿,召集数十义士杀入牢狱,劫出受困民众。

  次日,四方响应,上千人云集于奉云城外、黑林山下,形成了蒲州对抗朝廷的第二支叛军。

  大齐府兵都是自备军械、军粮的,这千余人闻讯而来,自然也带来了不少兵器、马匹、粮草,江蕤是折冲府的人,深谙奉云城内的军备情况,本以为凭着这三千来人,一鼓作气,定能赶在州府援军赶到前拿下奉云城,谁料一场夜雨下来,会令他们惨遭偷袭。

  撤回山中时,原本三千人的队伍已折损至五百,江蕤大痛。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便在江蕤四顾茫然时,队伍中忽有一人发现了惨死于林间的二十多具尸体。

  紧跟着,又有人找到了肃王府遗落在草丛里的半截车旗。

  黑林山上有山匪,奉云城内人人皆知;长乐郡主会途径奉云,远嫁洛阳,江蕤亦有所耳闻。

  两者一联系,江蕤豁然开朗。

  “搜,长乐郡主一定还在这座山上!”

  后半夜,暴雨收歇,佳音传来,肃王府一行果然藏匿于匪寨里。

  对于一支败北的、亟待被剿的叛军而言,还有什么是比绑架宗室、威胁官府更稳当的出路呢?

  江蕤心一横后,寒声下令,埋伏山间。

  日照荧荧,一支羽箭划破天际,居云岫低垂的眼帘一掀。

  车外蹄声四起,似春雷滚落,璨月推窗一看,变色道:“不好!郡主,好像是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