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一听有车子坏了,林父赶紧拿上帽子袖套戴上,走前拍拍林母的手,“有事咱们晚上回来说。”见到林爱青站在门边,“爱青,你跟我走?”

  “我留下来照顾我妈。”林卫红早出门了,家里没人,林爱青不放心留林母一个人在家,“爸,你路上记得给我妈请个假。”

  林卫红出门得比林父还早,虽然后勤主任说报道是在三天后,但她现在提前去做点事,给留个好印象还是可以的,再者,她实在是不想面对林爱青。

  昨天晚上林爱青哭,林卫红是听到了的,她当时心里也纠做一团,难受想哭,只是脑子里刚想起林爱青的好,就被林卫红自己拼命压了下去。

  那些好,不过是怜悯而已,林卫红,收起你那些无用的感恩和亲情!

  本来之后的这几天,林父是打算把林爱青带到机修组,好好给林爱青补一补理论和实践,毕竟林爱青要靠着这一手技术在农村立足,林父总想着,再多教一些,孩子多懂一点,路就更好走一些。

  现在林母病了,只能晚点再说。

  “妈,吃点粥。”林爱青给煮了点米粥来,白白的米粥上铺了一层切得细细的酸菜末,以前林爱青生病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林母给她熬的白粥。

  林母哪里吃得下,她拉着林爱青的手,瞬间泪如泉涌,她的爱青,可怎么办呀!辗转一夜,林母无论如何都想不出两全的法子,可以让林爱青不受委屈,又能把林卫红完全掰回来。

  毕竟下乡的事,已经完全无法挽回了。

  昨天晚上,林爱青和林卫红吵架的时候没注意房间外有人,但林母回去的时候,心神俱震,也没顾得上掩饰,姐妹两人都察觉到了,也都猜到了是林母。

  林父性格虽然随和,但听到那样的事,绝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听完,再忍痛离开,他会第一时间冲到屋里去,把事情问明白。

  “妈,我没事,你先吃点东西。”林爱青其实已经满足了,她看得出来,刚刚林母是想跟林父说昨晚的事的。

  对她来说,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林爱青拿起勺子,慢慢地喂林母吃,边温声哄林母,“其实下乡也挺好,你看我现在,身体是不是好多啦,乡下虽然苦了点儿,但乡亲们对我可好了,咱们家一个月都吃不上两回肉,我下乡这段时间,还仅吃了兔子吃了鱼,还有婶子送我一只肥得不行的老母鸡,特别香。”

  林母只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了,眼泪就没停过,她哪里不知道林爱青这是再安慰她,说得再好,那毕竟是乡下啊,干活辛苦,父母也不在身边,受了委屈只能自己一个人抗。

  “妈对不起你,妈是打算告诉你爸,可,可你爸要是发火赶你姐出家门,妈还是会拦着的。”林母眼泪压根就止不住,心里万分自责,太懂事的孩子就是这样,注定要多受些委屈。

  得知小闺女下乡的事,是二闺女一手策划相逼,林母差点直接气死过去。

  但再生气,难道真把林卫红赶出家门?

  那也是她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孩子犯了错,哪个父母能对子女喊打喊杀,只会想着把孩子掰回正道来,哪怕林母自己也不确定,林卫红究竟还能不能走回走道上。

  但就算是赶出去,小闺女就能回城吗?

  林母摸着林爱青的小脸,心里自责不已,她自认大面上对孩子是一碗水端平的,也就是爱青身体不好,她有时候会偷偷给爱青开点小灶而已。

  没想到这些落在林卫红眼里,就成了她嫉妒排斥妹妹的根源,可也只有吃的完全不够分的时候,林母才给留下来给爱青,家里就这条件,她又能给爱青开多少小灶?

  好吃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一家人分的,林家栋和林卫红也没有亏多少嘴。

  光说吃的,那还有穿的呢?事实上,从小到大,因为爱青年纪小,身体不好长得不壮实,她从小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改的。

  林母知道,林卫红的心眼已经被屎糊了,只看得到对自己不利不好的地方,压根不会去想,父母疼爱她,并不比妹妹少,她拥有的,甚至比妹妹更多的事实。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林卫红的变化这么大起来。

  明明下乡之前,姐妹俩个感情都还不错的,林母意识到了问题,但此时脑子里一团乱,根本就没法去理清思绪,她迅速想到了下乡这件事情上,然后确定了罪魁祸首。

  下乡害人,不光害得她女儿下乡吃苦,还害得她两个女儿反目成仇。

  “我知道,我也明白,妈,我不怪。”林爱青眼眶微红。

  “你好好争表现,早点回城,妈给你把工作留着,一定给你守得好好的,妈等你回家,啊。”林母搂着林爱青,好不容易止住的泪,又有要爆发的趋势,“不能替你讨回个公道,妈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

  林爱青从来没有想过把林卫红做的事告诉父母,逼他们在林卫红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她知道这对父母而言是剜心之痛,没有哪个父母会希望看到子女不合。

  “妈说你姐,妈打她,狠狠地打她一顿,给你出气,好不好?”林母实在是想不到别的办法了,只能像孩子小时候那样说。

  “那你可不能留力气。”林爱青笑着道,林母含泪点头。

  林爱青知道林母心里不好过,笑着哄她,“我昨天晚上就吓我二姐的,你看她嘛,拿了我的东西,也不知道跟我讲一声,那我肯定得从她手里坑一点回来呀,对不对?我才不吃亏呢。”

  林母看着这样的林爱青,心里更痛。

  “我在乡下也挺好,公社干部和生产队的干部都特别照顾我,我还交到了好朋友,每天早起跑步锻炼身体,吃得也饱饱的,真的都特别好。”林爱青渐渐适应农村生活后,是真的觉得挺好的。

  见林母还是情绪不好,林爱青干脆给林母找点事儿干,“最不方便的就是村里没拉电,妈,我想弄个手电筒带走,家里有手电筒的票吗?”

  听到林爱青要手电筒,林母哪里还顾得上躺在床上,立马翻找起家里的票来,还真没有,家里有一个手电筒用,后来厂里再轮到票就兑给有需要的人了,林母想了想,捡了好不容易攒的几张肉票和布票,就出了门。

  上班也不能请太多假,就今天这一天的功夫,她得多给林爱青准备一些东西。

  林母在心里也打定了主意,往后不管怎么样,但凡林卫红有的,她就是抢着也要给爱青留一份,还有爱青的嫁妆,也只能多不能少,想到厂里好些女孩子在农村嫁人扎根,林母心就疼得厉害。

  好不容易求了老姐妹兑换了手电筒票,林母紧赶慢赶去供销社把手电筒给买了,回家的路上,想起上个月有个支边青年装病,病退回城顶职的事,林母咬了咬牙,改道往那家人家那边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捉虫~

  第二十七章

  这些年, 病退回城的事不少,但上个月那个闹得最大,刚回来不久, 就被人给举报了, 厂里派了调查小组,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调查结果怎么样, 但厂里开了两天的职工大会, 专门说了病退回城的事,说是要收紧病退政策。

  事情闹得挺大的,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支边青年的工作最后还是落实了。

  “哪里是什么装病啊,是那些人见不得我们家孩子回城,故意去举报的, 不然厂里最后也不会把工作给落实下来,是不是?”那青年顶的是母亲的职,他母亲跟林母以前一个车间当过学徒, 算是老同事。

  林母过去的时候, 她的老同事正在家里打扫卫生, 看到林母过来, 对方还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