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节(2 / 2)


  “可不是,这可是彻底解决洪灾的途径, 要是真有一点点作用, 我大乾的粮食产量恐怕都会提升好几成。”

  唉声叹气,又有些捶胸顿足, 贫穷是万恶之源。

  实在有些惋惜, 这么好的策略居然无法实施。

  “还请大王将奏章收藏起来,等我大乾有财力的那一天,或许还有用到它的时候。”

  现场就有些压抑了, 好好的方案却不能使用。

  “皇子政他们现在虽然还没有治理好洪灾,但是提出这一方案, 臣觉得有功。”

  只是他的话才落下,太子蛟就站了出来,“且不说这纸上谈兵有没有用,不过是还没有落实的方案罢了, 要是就这么奖赏,以后若是出了问题又当如何?等事情落到实处, 再谈奖励也不迟。”

  呵,想要得到奖励根本不可能, 这拦江大坝根本修不起来。

  一群人, “……”

  说得其实也不无道理, 毕竟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东西,纸上写得再精彩,没有具体实施过,谁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

  最终第一张奏章也仅仅是收藏了起来,留下无数人的叹息声。

  大王看着脸上带着微笑的太子,不知道为什么眉头皱了一下。

  各地洪灾正在爆发的时候,却还想着打击对方,说实话,将大乾交到这样的人手上,怕是要经过一番折腾了。

  但是……

  大王心里叹了一口气,然后又看着手上剩下的这一份奏章,有些不置可否。

  这时候有大臣出言问道,“大王手上的奏章是否也来自皇子政和昭雪大学士?”

  因为像这样列数据举事实的奏章以前还没有见过,和上一份奏章如出一辙,有上一份奏章的前车之鉴,他们对剩下的这一份也比较好奇。

  大王沉思了半晌,看了太子一眼,然后将奏章让人发了下去,说道,“是关于这次引起洪灾的原因分析。”

  百官一听不由得有些发愣,洪灾不是天灾吗?现在还能找出其中的原因?

  大王没有说话,而是静等百官看完奏章。

  “树木砍伐?水土流失?植被被破坏?”

  有很多新奇的词语,虽然看不懂,但其中要表达的意思确是能看懂的。

  不由得有些面面相觑,所谓的天灾难道不完全是天灾?

  “奏章上说这是大自然的伟力形成的结果,是一门很有深度的学问,如果将这一门学问做好,很有可能能够防止天灾的发生。”

  说实话,实在有些颠覆以往的认知。

  大王突然说道,“拿地图来。”

  等一张地图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大王将洪灾频发的地方用笔圈了起来,“诸位看看这些地方是不是树木稀缺?”

  众人不由得一愣,圈出来的地方的确都是一些沙土地。

  “难道真如奏章上所说,是因为植被被破坏,这才导致了洪水的发生,其实这是人祸?”

  嘶,要是真是这样的话,他们以前怨天尤人的那些灾难,岂不是……岂不是自找的。

  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说不出话来。

  但的确如此,所有洪灾频发的地方,无不都有这些共同点。

  “奏章上还写道,水土流失流失的不仅仅是泥土,还有土地的肥力,若真是如此,大王定要引起重视啊,我大乾的邺城等三城一向粮食丰收,若因为这水土流失造成土地不在肥沃,岂不是要祸及子孙。”

  大王没有说话,就如同以往那样威严而又严肃地坐在龙椅上,就像殿上的所有人的讨论都和他无关一样。

  不仅大王,三公也是如此,甚至都开始闭目养神了,因为这些人说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奏章后面的内容。

  他们因为是最先接过奏章的人,所以已经看过后面的内容了。

  所以无论现在这些人多么激动,也不过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奏章前面部分在分析洪灾发生的根本原因,讲得让人无法置疑,但这一切不过是为后面部分做铺垫而已。

  而后面就是证据确凿地直指这次洪灾的罪魁祸首了。

  三公耷拉着眼皮子,侧目看了一眼太子蛟,因为太子蛟还在时不时面带微笑的补上一句,“即便如此,也算是天灾吧,不然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发生洪灾,偏偏就这地方发生了?皇子政好大喜功,将这些奇怪的想法搬上朝堂,不过是哗众取宠。”

  三公摇了摇头,一直以来都是太子压着其他皇子,却没有想到皇子政不反击则以,一反击就直中太子蛟要害,这份奏章隐藏的东西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不过,三公互相看了一眼,大王是什么意思?这份奏章是大王最先看的,也就是说大王知道公布这份奏章的后果。

  最近都在传大王和皇子濯关系融洽……

  果然,原本还讨论得热火朝天的百官,慢慢地安静了下来,有些怪异地看向太子蛟。

  太子蛟刚才也过目过这份奏章的,居然还能跟没事人一样笑呵呵的不痛不痒地找皇子政的小毛病?

  比起这本奏章上的内容,太子蛟指责皇子政那些东西,的确什么也不是了。

  乃至于最后,殿上只剩下了太子蛟的声音。

  半响大王才没有任何感情的说了一句,“怎么都不说话了?”

  众人的心都哆嗦了一下,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