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2 / 2)


  “陛下,魏叔玉回长安了。”

  “魏叔玉回长安了,那兕子是不是也回来了。快去准备,我要亲自去承天门接她回来。”李世民说罢,就高兴地站起身来,欲往外走。

  回话的太监忙拱手再道:“陛下,是魏叔玉回来了,独自一人。”

  李世民愣了下,眼珠子转了转,转而回坐在自己的龙椅之上。

  “独自一人?从什么方向?”李世民追问。

  “他自淮南道直接回京,便是从安州出来后与公主作别,自己先回了长安城。”侍卫解释道。

  “哼,”李世民立刻怀疑这魏叔玉是否是故意为之,转即想他之前也未曾把此话挑破,倒是不好直接质问他何故。

  半个时辰后。

  魏征携子求见于李世民,并带着长子魏叔玉一同下跪,为魏叔玉赔罪。

  “这孩子孝心太重,竟因我有腿疾,便违旨擅自回了长安城,臣恳请圣人严惩逆子。”魏征道恭恭敬敬的磕头,继续请罪道。

  李世民听这话,原本攒在心里面的气稍稍好了些。

  “既然是因为你的病,他欲回家孝敬你,倒可以体谅。”李世民顿了下,就不耐烦地打发他们父子走,没说后话。

  魏征忙谢过,而后就带着儿子直接回家。

  “糊涂!”魏征归家坐定之后,就狠狠训斥魏叔玉。

  魏叔玉颔首,老实地跪在地上,低头聆听训斥。

  “当初我走得时候怎么嘱咐你的?”魏征问。

  “竭尽所能查清案子,在公主面前留了好印象。”魏叔玉简单说道,随即有些不服气地看向魏叔玉,“可我想靠自己的才华出名,而不是靠驸马这两个字。”

  “糊涂,你真当你自己做了个官就一定厉害?你真以为你肚子里那点东西,可够名垂青史?多少才华不在你之下的人,考了功名之后,就被打发到偏远之地,一做就是二三十年的县令,没个出头之日。”魏征有些恨自己的儿子善作主张。这孩子以前一向乖巧,听他的话。所以魏征怎么都没想到,这次出远门,魏叔玉竟然擅自做主,离开了房遗直等人,自己回来了。他如此做,一则在子弟们之中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二则便是公主和圣人那头,只怕对叔玉的举动会有猜忌。

  “真是胡来!而今既然你回来了,是为孝道,那就干脆把你的孝道尽全。孝经誊抄,每日至少二十遍,直到晋阳公主等人回来为止。”

  “我此举有什么过错?”魏叔玉眉头挤在一起,眼中尽是不服气,“您当初未曾娶过公主,就有而今的体面和风光。儿子以您为楷模,如何不能?我魏叔玉今日便发誓,以后定要凭自己的本是出人头地,决不尚主!”

  第54章 大唐晋阳公主

  魏征的鼻头不大,此刻却被魏叔玉的话气得鼻孔张得圆圆的,几欲掀起来。

  “尚主乃无上的荣耀,怎到你嘴里,成了一桩粘在身上会倒霉的事?是谁教你尚了公主便不可名垂青史,你史书白读了么,那尚了平阳长公主的卫青还不如你了?”

  魏叔玉听父亲发威,老实地垂头不言语。

  “再者,人家说要选你当驸马了?人家晋阳公主说看上你了?闹得你好像真要被选上驸马,心不甘情不愿,不得不逃走似得。圣人此番派你去安州,明话说的是让你去查案。你倒跟我说说,这安州案的调查你出了几分力。吴王呈送上来的奏表上,可把房遗直、尉迟宝琪他们所有人都夸了个遍,唯独没有你。你说你路上耽搁,去晚了,圣人可能会信,但我可不信!”魏征恨骂魏叔玉脑子不清明。

  魏叔玉自小就赋性高朗,聪明懂事。魏征对他一向寄予厚望,十分看好,因知道自己是个爱挑毛病之人,遂平常对他不乏对有诸多赞美和鼓励。但万万没想到竟不知何时,这孩子变得这般刚愎自用,心高气傲。

  魏叔玉继续闷着头,任凭他父亲责骂,但心里却不服气。他觉得自己这样未雨绸缪正好,要真等着人家看上自己再去拒绝,只会耽误他和父亲的前程。

  魏征瞧着儿子的额头,继续骂他,“怎知圣人不是有意历练你们小辈?此番派你们去,他若是只想给你们一个表现才能的机会,从中选拔能者以备将来用于将相要职。你是不是就比房遗直他们差了一截?

  圣人的嫡出公主,是你想尚就能尚。你瞧瞧长乐公主尚了谁,你算什么,你还真以为你借着我的光,长得好看点,就是块抢手的胡饼了。”

  魏叔玉还是垂着头,不过这回他俩手都狠狠地攥住自己的衣袍,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忍受住父亲对他的嘲讽和谩骂。

  魏征见状更气,正要骂他失礼,就被裴氏搀扶拦下了。

  “好了好了,叔玉也知道错了,郎君就少说他两句吧。”裴氏心疼地看眼魏叔玉,挥挥手,示意他快些走。

  魏征瞪眼看裴氏,甩手冷哼一声,却也没有叫住魏叔玉,算是放了他一马。

  魏叔玉赌气回房,就掀翻了丫鬟刚端上来的冰镇荔枝。

  “大郎,这东西可金贵,废了好多周折从南海运来,咱们家一共就得了三盘,别人如何想吃都没有呢。”丫鬟说罢就蹲在地上捡,打算洗完了再拿来。

  魏叔玉垂眸看着她,抬脚直接碾碎了两颗,“当什么稀罕物,拿走!”

  “大哥这是做什么,这么宝贝的东西,阿母只肯给我十颗,你却得了一盘,还在这得了便宜乱发火。”魏婉淑迈进屋后,便噘嘴不高兴地坐下。

  魏叔玉看妹妹一眼,便打发丫鬟把荔枝都洗了给魏婉淑。

  “就是我所爱,被大哥这样践踏,我突然就不想吃了。”魏婉淑半垂着眼眸,表现不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不送你了。”魏叔玉道。

  魏婉淑忽然扬首对魏叔玉嬉笑道,“那我还是收着吧。”

  魏叔玉无奈地看她一眼,脾气收敛了很多,随即在她身边坐了下来,问她找自己何故。

  “听大哥刚回来,就来看看。本想问问你此番去安州有什么趣事没有,我听个热闹。不想大哥正撒火呢,却刚巧被我碰个正着。”魏婉淑看着丫鬟把清洗后的荔枝重新端了上来,取出一颗剥皮塞进嘴里。

  魏婉淑吐了核后,就哀叹一声。

  “怎么,味道不对?”魏叔玉问。

  “自然不对,这藏荔枝法,是留蒂寸许,以蜡封之,在蜜水满浸贮存。隔了一两个月,运送而来,与原本的味道肯定有所不同。”魏婉淑说罢,又取了第二颗,剥皮塞进嘴里。

  魏叔玉笑话她:“既不知原来味道如何,你吃就是,何苦想那么多。”

  “这可由不得人,大哥也同一样。安州事,大哥是不是也多想了?”魏婉淑提示问。

  魏叔玉听这话脸冷下来,“原是来此笑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