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李明达方松口气,然后她看看四下没人,就捏了捏自己的鼻子,倒是奇怪,关键时候不管用,怎么才闻到房遗直就在殿外。

  又一阵风吹过,方向变了。原来是风把气味带走了。

  李明达传命下去,即刻启程。她回房喝了茶,听闻田邯缮准备完毕后,就立刻动身。

  田邯缮忙道:“贵主还有一事,房遗直他——”

  “他又怎么了?”

  “已经在贵主的马后等着了。”田邯缮道。

  “啊?”李明达惊讶。

  田邯缮:“奴揣测贵主该是不喜和他一起走,就跟他商量可以自己走,但他又说他是贵主的跟班,要竭尽其职。”

  “……”

  这房遗直肯定有事,保不齐是想报复自己偷听,不然他那么有才孤高的一个人,怎可能真心为他鞍前马后。

  李明达叹了一声,感觉自己惹了个麻烦,随即便迈着快步去了。到了寺庙外,头一眼就见碧云牵着马站在前头,随后见其后头果然有房遗直,就如田邯缮所言,他也牵着马就站在她的马后。人群之中,唯有他庸中佼佼,特别乍眼,就像一块白玉被掺进了粗石堆中。

  刚说跟班是鞍前马后,房遗直便不负他的“名分”。

  李明达也是服他。

  那厢还有以悟远住持为首的诸多僧人给他送行。

  李明达与带病前来的主持等人告别,便上了马。

  临走前,李明达对悟远住持道:“在事情查清楚之前,会一直有府衙的人封禁寺庙。放心,只要你清白,要不了多久便会一切如常。”

  悟远忙应承,几番谢过公主,

  众僧人一样,给李明达行佛家礼。

  启程后,马慢慢地走出庙门。李明达眼睛不时地瞟向房遗直。房遗直一直垂着眼帘不看他,李明达便直视前方也不去看他了。

  随后不久,房遗直骑着马上前来。

  李明达闻香辨人,目光直视前方,根本不用去看房遗直,“你此来安州有要事处理,倒不可耽误了正事。”

  程处弼闻此话,疑惑地看一眼房遗直,转而又去观察公主的神情。

  房遗直:“稍后便告知十九郎要了解的事。”

  李明达怔了下,她差点忘了,她早就和房遗直说好了,等她祈福之后,就让他把他调查的事情告诉自己。

  原来他跟着自己,是为了坦诚这个。

  再说灵安寺的悟远住持,直到公主一行人马远远地消失不见,才允准身边的僧人搀扶他回去。

  监寺却还是一脸愁态,担心住持斗不过那三个心智冲动的富贵人家,“公主虽是个通情达理之人,愿为咱们做主,怕只怕付县令那头不上心,毕竟这地方政务上的事,公主总不好去插手。”

  悟远住持倒是面色十分平静,“清者自清,只求扪心自问,无愧于佛祖便罢。至于其它,随缘,不强求,不强求。”

  “灵安寺的住持,你觉得他如何?”李明达回首,眼见灵安寺已经从自己的视线里消失,便突然发问房遗直。

  房遗直:“善,被人欺。”

  李明达点点头,让房遗直可以继续说那桩事了。

  房遗直:“此事颇忌讳,这也是当初吴王悄悄回长安城的缘故。他本是想私下解决,不愿把此事拿去惊动圣人,也算一份孝心。不想还是发生了一些巧合,故这件事最终还是进了圣人的耳里。”

  “料到此事不简单。三哥偷回长安可是大事,但面圣之后,只是被父亲痛骂一顿,赶回安州,没有其它惩罚。我便想到这里头该是有什么忌讳,父亲理解三哥的用意,才没有对他有更多的斥罚。”李明达道。

  房遗直点头,“公主睿智,确实如此,这件事所碰的大忌讳,正与息王有关。”

  息王,李建成。

  李明达听到这两个字,便心头一震,转而蹙眉看房遗直。

  此刻不光是李明达,连同后头近身骑马陪行的程处弼、田邯缮和碧云三人,听到这二字都傻了眼,面色异常震惊。程处弼表现的惊讶最为明显,他迫不急待地瞪大眼,握紧腰间的刀,紧盯着房遗直,等他的后话。

  房遗直:“人死不能复生,这是必然。但而今安州城内却有人借着息王的名义,劫富济贫,做了些看似侠义之事。这些事从发生起前前后后已经有半年了,最近一起是在上个月。便是安州城辖下的流水村遭了土匪,村民死了三人,妇女被奸五人,三间房走水,全村三十余户的钱财都被搜刮干净。”

  “三十余户,共有多少名土匪?”

  “事发时在深夜,村里的人都在熟睡中,多少人不清楚,总之得手会快,几乎悄无声息。有反抗的即刻被杀,不及反抗的都被捆在了家中。临天亮前,人就走了,至次日晌午时有外村人来此寻人,才发现村里的人都被绑了,这才报了官。官府查了小半月没结果,至后来也便把此案搁置了,很少过问。村民们心有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却到月中十五这一日清早,有人发现村头的歪脖树上挂了五具尸体,每个都是身形高大的男子。村民里有人认出其中一人的手上的痣,正和先前在夜里烧杀抢掠的一名土匪长得一样。”

  “也便是说,那天抢村子的土匪,突然在一夜之间都死在了流水村的村头?”李明达问。

  房遗直点了点头,接着道:“尸体上留有一封信,信中人自称是息王的后人,替天行道,要百姓不必感激,若非要感谢,便可在心中念一下息王侠义便可。最后还有一句‘邪不胜正,天道所归’的话。”

  李明达心中凛然,眯着眼在心里琢磨这句“邪不胜正,天道所归”。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弦有外音,并非是指他们侠义助人之举,似乎在暗指息王和圣人当年玄武门之事并非天意正道,名不正言不顺。

  难不得人人忌讳,这件事确实牵涉到了大忌。

  一行人都陷入了沉默。

  许久之后,程处弼皱眉严肃道:“此事太蹊跷了,乡野偏村,突然说是什么息王后人的话,何其可笑。我们谁不知道,当年息王的后人都——”

  程处弼话未说完,便被房遗直使了个眼色,方反应过来自己所提及的东西太过忌讳,遂忙感激看一眼房遗直,住了嘴,随即跟李明达道歉。

  “倒不必如此。既然有人碰了这个忌讳,便是瞧准了我们怕这个,而今偏要好生说道说道,不能遂他们的愿了。”李明达说罢,转而便问房遗直,可曾亲眼看过那封留在流水县村口的信。

  房遗直点了点头,但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发现,随即又道:“公主慧眼,保不准看了实物,会瞧出些东西来。”